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工业
地点 |
创办人 |
企业名称 |
上海 |
方举赞 |
发昌机器厂 |
南海 |
陈启沅 |
继昌隆缫丝厂 |
天津 |
朱其昂 |
贻来牟机器磨坊 |
(1)材料一中民族工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域有何特点?
材料二:1892年,著名的爱国侨领张弼士先生为了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1912年孙中山参观张裕葡萄酒集团,为其题词“品重体泉”。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葡萄酒大会上4种葡萄酒获金奖。
(2)1912-1918年张裕葡萄酒集团迅速发展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一个缩影,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在民国初期获得发展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3)民国初期和新中国初期我国工业化发展各侧重于什么领域?(4分)这两个时期工业化发展后来又遭遇挫折,主要原因各是什么?(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1793年)
材料二 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半,往往不能相敌。推原其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蓰。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臣拟遴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
——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1882年)
材料三 张謇根据光绪、宣统两朝的《海关贸易册》指出:“国人但知赔款为大漏卮,不知进出口货价相抵,每年输出,以棉货一项论,已二万一千余万两,铁已八千余万两,暗中剥削,较赔款尤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是以謇于南洋劝业会时,即发表中国现时实业需用棉铁政策之说。”
1913年张謇在就任民国政府农商总长时,对其一贯倡导之棉铁主义加以抒发,“至于铁矿,需本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计所获益,良非浅鲜。”
——摘编自 熊映梧《对中国近代几种富民强国主张的评说》等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乾隆皇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清政府的外贸政策及其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二,19世纪晚期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着什么问题?李鸿章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他又提出了怎样的解决之道?(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张謇提出的实业发展主张。试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评价张謇的实业主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犹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其原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数倍。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臣拟选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
——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1862年)
材料二 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沅,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名“鬼偈” ……丝比用手纺更细洁光滑……每间丝偈大者丝工六七百位,小者亦二三百位。每日每工得丝三四两不等。启于光绪壬申之岁(1872年)期年而获重利,三四年间,南海、顺德两邑相继起者多至数十家。……计每丝偈以五百位为率,每年发出女工银约二万六七千元,远近胥蒙其利。
——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
材料三 1913—1922年,中国进出口面粉值变化表(单位:海关两)
年份 |
出口 |
进口 |
出超(+)入超(-) |
1913年 |
3 384 088 |
11 094 775 |
-7 710 687 |
1918年 |
10 080 756 |
947 420 |
+9 133 336 |
1922年 |
663 290 |
18 059 756 |
-17 396 466 |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谈谈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面临着什么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李鸿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其企业性质。这些企业的创办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怎样的发展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特征的原因。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17世纪,饮茶在欧洲逐步盛行并传至北美,饮茶成为一种高尚的消遣。正如查理二世的专职牧师奥文顿所说,“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在英国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惫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
中国茶叶在欧洲最初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6881荷盾的茶叶,到荷兰后却卖得988510 荷盾,获利651629荷盾。鸦片战争前的140年中,欧美贸易公司用来购买以茶叶为主的中国商品所花费的白银达169437564两。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茶叶和茶文化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物出洋赴宴,始自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
——《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评述》
(3)材料三为我们研究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经济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
材料四: 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年份 |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
190l一1911 |
300 |
5600 |
31 |
510 |
1912一1919 |
600 |
13000 |
75 |
1625 |
(4)读材料四,分析1912年——1919年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在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出路是什么?
材料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农业总产值 |
461 |
510 |
535 |
575 |
610 |
(5)据材料五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2分)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2分)
材料六: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6)材料六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4分)
材料七: 一位老市民看到熟悉的粮票,十分激动,动情的讲述过去的岁月:“当年买东西不像现在,什么都是用票,买米用粮票,买煤用煤票……就连买件棉袄,还要用到棉花票。”1993年5月,粮票停止发行和使用。副食品票证、布票、纺织品专用券、自行车券、缝纫机券等票证早已悄然淡出。
(7)材料七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 图二 19世纪后期经销洋布的商铺
材料二 洋务运动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二反映的现象对图一反映出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出洋务运动时期近代企业所在的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分析材料三的图表曲线信息,说明这一时期内出现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4)通过材料三的图表曲线走向可以反映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历史地图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阅读(图1、图2、图3、图4)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依据上述两图所蕴涵的信息,结合所学说明两个时期经济领域的变化,并分析原因。(注:需指出两处变化并分别进行分析)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图3国际关系格局形成的过程及其反映的突出特点。与图3相比,图4反映的欧洲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在这新旧交替的变动中,请举例说明中国是如何维护世界和平和图4促进共同发展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洋钳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材料三 荣毅仁的前辈荣宗敬、荣德生于1912年创办上海福新面粉厂,至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三分之一左右。
材料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唐代自然经济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性质分别发生了怎样的重要变动?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荣氏家族企业在此期间获得发展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重要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深远的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珍藏于安徽大学的反映康熙年间徽商经营活动情况的文物资料。
(1)依据材料一概述康熙年间徽商经营活动的情况。研究徽商历史的学者大多采用这份商业合同书作为典型例子,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合同的史料价值。
材料二 资本家们对利率为8%—10%企业没有丝毫热情。因为这种利率远不如每年可以赚取20%—50%利率的传统投资(农业信贷、钱庄、典当铺、土地)。国家不是按照本应去做的那样保护其新生工业,而是根据一种古老的本能反应去非常沉重地打击最有活力的企业。
社会的成功在那里首先是获得权力和官位。政治功能凌驾于其他一切的特性以及中国社会的特殊历史经历,解释了这些传统的行为。模仿西方议会制的做法,后果也显得没有意义了。这绝不是因为中国对自由民主的不“成熟”,而是因为这种借鉴制度与中国的传统格格不入。
——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材料三 美国对华投资以跨国公司为主体,从投资行业看,美国世界500强在华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传统骨干行业和金融等竞争性领域。并且在华投资的行业分布广泛。
美国公司对华投资主要采取新建投资和并购两种方式。改革开放初期的直接投资基本为新建投资,包括合资、合作和独资。上世纪90年代初,80%的美资企业是合资企业,约10%的企业是独资企业,另外5%以合作模式经营。近年来,随着中国建立了跨国并购的法律法规体系,美国跨国公司开始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
——《美国对华投资情况及吸引美国投资对策报告》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华投资的特点及影响。(10)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盛宣怀(1844—1916),清末官员,官办商人,洋务运动主将,有“中国商父”之称。盛宣怀一生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个民用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1880年创办中国第一个电报局——天津电报局;1886年创办中国第一个山东内河小火轮公司;1896年接办汉阳铁厂,逐渐发展为真正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建成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卢汉铁路;1897年创建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895年办成中国第一所正规大学——北洋大学堂;1897年在南洋公学首开师范班,这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高等师范学堂;1902年创办中国勘矿总公司;1904年在上海创办红十字会;1910年办成私人的“上海图书馆”。
材料二 1910年初,就任邮传部大臣之后,盛宣怀提出“铁路国有”政策,下令将已经承诺由民间商办的川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路权收回作抵押,向英、法、美、德四国银行借款600万英镑,以统一全国的轨道。盛宣怀的“铁路国有”政策,引发了“保路运动”,进而引燃了辛亥革命的导火索。从去世那一天起,盛宣怀就成为一个难以盖棺定论的历史人物。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盛宣怀传》的作者夏东元对盛宣怀的评价:“处非常之世,走非常之路,做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鲁迅对盛宣怀的评价:“卖国贼、官僚资本家、土豪劣绅”。
——摘编自新京报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归纳盛宣怀的主要活动。(不得抄袭原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盛宣怀。
材料一 甲午战后,有些爱国人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同时,有人指责既已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设厂,如果再对本国民间投资设厂限制过严,也于理不合。因此,清政府只好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设厂,但并没有可靠的法律保护。
——《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
材料三 解放前夕,荣德生坚决反对家人将申新三厂迁往台湾的主张,并协同工人一道制止搬迁行动。荣氏家族企业为新中国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政府实行的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到1956年,荣氏家族企业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促成这种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有何创新?
医疗与卫生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社会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的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中叶后,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工商业城市人口骤增……英国依然遵循着自中世纪以来的自治及自由放任的传统,这种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地方管理使公共卫生更加恶化……医疗卫生改革者查得威克提出应设立一个中央政府部门承担公共卫生的基本责任等建议……1838年霍乱病再度流行,这终于使政府开始意识到卫生问题的严重性。至1848年通过《公共卫生法案》,建立了中央卫生理事会。此后中央政府干预公共卫生的思想被保留了下来,这也为英国向福利国家的迈进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张丽丽《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立法研究》
材料二 原夫西医之敢于操刀以剿人者,由于病人死后无论亲疏贵贱,皆许医者剐剔以搜寻所病而考其详……必其不惜死者以为救生之术而后可;若使人皆孝子慈孙,必不忍弃其祖父未寒之尸而听人之剐剔。此中华所不能行,而西医遂独擅其长也。
——摘自清朝大臣志刚《西医开刀》(1869年)
西人于医学最严,必先于其国中考证无讹,然后出试其技,惧以疏庸杀人也……西人治病不讲求切脉,专用补、泻二法,盖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若其治西人验而华人或不验者,究因脏腑厚薄之不同耳。
——摘编自王韬《瀛蠕杂志》(1875年)
(西方国家)大城内,能开深沟,街道光,房屋不密,则清气多而污浊少……各西国瘟疫,较之昔时更少。凡开沟与冲沟为城中紧要之事……清积秽以肃观瞻,免发毒染,一也;禁病猪坏牛,认真严罚,以免生病,二也……设医局以重民命,四也;挑清粪溺,祛除病毒,以免传染,五也……即痘疮之患,传染甚危,若不创设痘局以调理,此症不知伊于胡底……各种致病之由,相沿已久,非一时骤能改革。况禁阻之权,非一家可能操,所谓有善法,尤贵有善人。
——摘编自郑观应《中外卫生要旨》(1895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英国医疗卫生改革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思想界对西方医疗与卫生的态度,并予以评析。
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青铜文明
陕西周原博物馆收藏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盉:酒器)”,在盖内铸有132字铭文,记载了在周恭王三年三月,矩伯为参加共王的太常典礼,与裘卫(掌管裘皮生产的小官)用朝觐的玉彰(一种玉器)、赤琥(赤色的虎皮)等物交换了13田土地(约合现在的1300多亩),荣伯、定伯等执政大臣命令有司主持双方土地交易。通过这种途径,裘卫聚敛了大量财富。裘卫家族的第三代,随葬品享用“五鼎八簋”。按西周礼制:天子九鼎八簋,诸候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卿士三鼎二簋。(鼎、簋是食器)
(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汲取哪些有效信息?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主要表现。应怎样理解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材料三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四 中国近代工业文明(1895~1899年)
行业 |
1895年 |
1899年 |
发展速度(1895=100) |
|
棉纺织业 |
华商纱厂纱锭数(枚) |
14653 |
69564 |
474.7 |
机制面粉业 |
华商厂产量(万包) |
2047 |
6766 |
330.5 |
缫丝业 |
华商厂出口量(担) |
3039 |
4175 |
137.4 |
沿海地区丝车数(台) |
38569 |
45278 |
117.4 |
|
内地丝车数(台) |
7943 |
29270 |
368.5 |
|
卷烟业 |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
54 |
85 |
181.2 |
火柴业 |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
126 |
241 |
191.3 |
水泥业 |
华商厂产量(吨) |
68 |
190 |
279.4 |
机械采煤业 |
华商矿产量(吨) |
89 |
145 |
162.3 |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4)依据材料四,概括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有关背景归纳导致这些特征产生的主要历史原因。
1900年前后,世界整体化进程加速。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题。
材料一: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框架,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Ⅱ》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整体化的主要表现。
(2)世界整体化进程加速对20世纪初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和频繁,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体现了文化的共融性。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Ⅲ》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世界文学的特点,并写出20世纪初亚洲两位著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
有效获取和正确解读历史信息,是研习历史的重要前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儒家的“知天命”推动了古代的天文观察和天文学研究;天文历法的研究离不开数学,因而儒学把数学列为“六艺”之一,由此激发了很多儒生对数学的研究;儒家以“仁”为核心,于是以治病救人的医学为“仁道,主张“不为良相,但为良医”;儒家认为治国要以农为本,对农学的重视乃是其题中之意。其次,儒学的一些思想方法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如孔子的“举一反三”、孟子的“苟求其故”,对于古代科学家开拓研究思路,探寻事物规律具有深远影响。
——摘自王永星的《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1915年各省工场数及职工数
省份 |
工场数 |
职工数(万) |
人口总数(万) |
山东 |
936 |
2.4774 |
3792 |
江苏 |
1288 |
14.2678 |
2588 |
安徽 |
386 |
2.468 |
1622 |
湖北 |
532 |
3.679 |
3414 |
云南 |
—— |
—— |
932 |
——摘编自《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 下图是上海三兴烟草公司(成立于1924年,位于上海美租界)刊登在1926年10月10日《申报》上的一则“孙文牌香烟”广告。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儒学对我国古代科技的影响。从儒学的发展历程看,你认为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两个高峰时期应该是什么时期?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三,可以研究出民国初期哪些历史主题?列举三项即可。
认识时代精神既是走进历史也是关注现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造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秦汉时期的思想家也全力以赴地弘扬:“《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 1916年6月4日,天津((社会教育星期报》刊载了由实业家宋则久撰写的《维持国货歌》:
洋货好,洋货好,每年进口四万万,雪白银子不见了。
洋货好,洋货好,中国立场立不住,穷人遍地怎样了。
洋货好,洋货好,漏卮不塞国将亡,高丽前车不远了。
国货好,国货好,人人尽用本国货,工场多时闲人少。
国货好,国货好,衣食充足知礼义,地方安靖盗贼少。
国货好,国货好,漏卮既塞国富强,吾人担负自然少。
材料三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伴随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救亡歌曲通过银幕、舞台、广播等途径,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民众歌咏会”等歌咏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各地,逐渐群众性歌咏热潮。1937年全面抗战的爆发激发起更多作曲家的创作热情,他们创作的《大刀进行曲》《到敌人后方去》等抗战歌曲传唱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1938年1月,“中华全国歌咏协会”在武汉成立,提出“要用歌咏去发动民众,组织民众,把他们唱上战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斗争”。规模宏大的群众歌咏活动唱响着团结抗战的激昂旋律。
——摘编自陈聆群《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材料四 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5周年华诞。某班研究性学习活动决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题布置纪念展览,以下是他们准备的部分展览资料:
序号 |
资料 |
序号 |
资料 |
①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⑦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② |
“双百方针” |
⑧ |
万隆亚非会议 |
③ |
香港、澳门回归 |
⑨ |
“两弹一星” |
④ |
《论十大关系》 |
⑩ |
恢复高考制度 |
⑤ |
重返联合国 |
⑪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⑥ |
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
⑫ |
邓小平南方谈话 |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文化蕴涵的时代精神及其历史价值。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汉武帝“构筑统一的制度文化”而采取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措她。
(2)材料二的《维持国货歌》反映的是当时哪一场群众斗争的基本诉求?根据歌谣唱词,归纳“维持国货”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30年代抗日救亡歌咏运动蓬勃兴起的原因。指出其产生的重要影响。
(4)结合材料四的展览要求,从表中选择至少三条资料提炼出一个具体主题,并对所选资料中的任意两条予以相应阐释。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符合该主题的新资料并予以说明。(要求:列出所选资料序号,主题立意明确。补充的新资料不能在图表中选取。)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