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3月上海《时事新报》刊登了一篇驻德国记者的特约稿,评论“爱因斯坦的革命事业,比之昔日的德国路德之宗教革命,其影响还要重大,这位先生把旧科学的概念一齐推翻”材料中“旧科学的概念”是指( )
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B.牛顿的经典力学 |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 D.普朗克的量子论 |
1642年,爱尔兰科学家波义耳在真空容器中发现铅弹和羽毛从相同高度同时坠落容器底部。1971年,阿波罗15号宇航员同时松开了左手的锤子和右手的羽毛,锤子和羽毛同时掉落在月球表面,他们本质上追随伽里略所开创的( )
A.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推理的论证方法 |
B.比萨斜塔自由落体实验 |
C.严密的数学演绎的方法 |
D.以实验和事实来验证观点和理论的科学思想 |
“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上述认识的产生是由于( )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 B.普朗克量子力学理论的问世 |
C.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 D.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 |
1703年牛顿(1642—1727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在任职期间,牛顿曾说:“我愿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来证明神的存在, 以便更好地侍奉神。”该现象主要表明
A.工业革命没有深刻冲击思想界 |
B.宗教改革对牛顿产生深刻影响 |
C.启蒙运动在英国影响不大 |
D.18世纪的科学发展还十分有限 |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下列科学家与其成就相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牛顿----经典力学 | B.普朗克----量子论 |
C.爱迪生----改良蒸汽机 | D.爱因斯坦----相对论 |
1600年布鲁诺因“异端思想”罪被烧死;1633年伽利略在宗教法庭上被迫公开宣布放弃自己关于地动学说的科学信仰。而到了1662年,伦敦成立皇家学会;1666年,巴黎成立法兰西科学院。此变化最能够说明( )
A.基督教神学无法抵挡住科学的进步 |
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推动科学的进步 |
C.法国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
D.科学的进步促使宗教影响逐渐消失 |
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它( )
A.将天体的运动与地球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同一理论之中 |
B.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进行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
C.具有相当程度的科学性与预见性 |
D.建立一套实验和数学演绎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不是科学真理,但它的巨大进步意义在于( )
A.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先河 |
B.使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 |
C.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真正主人 |
D.确立了人类新的宇宙认识 |
17世纪,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科学理论是( )
A.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 |
B.牛顿的力学体系 |
C.爱因斯坦相对论学说 |
D.普朗克的量子论 |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他认为此“普遍法则”是 ( )
A.经典力学体系构筑现代物理学理论框架 |
B.生物进化学说科学地解释物种进化的原理 |
C.相对论量子论深化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
D.近代科学发展引领人们对自然理性的认识 |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心理素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种怀疑、反思批判意识和以具体的经验事实与严谨的逻辑推理代替似是而非的经院思辨,以明晰的自然定律代替神秘的宗教启示的理性主义精神产生了。”此处“科学”的典型代表是( )
A.经典力学 | B.蒸汽机 |
C.量子论 | D.相对论 |
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 B.爱因斯坦 | C.达尔文 | D.牛顿 |
“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
A.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 | 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
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 D.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
不论在物理史还是在科学技术史上,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时刻在活动、在跳动”的时代,是一个不断有新发现、有新的理论突破的时代。这些新发现、新理论
A.彻底否定了神学教义和传统的自然科学理论 |
B.使科学研究领域从微观世界拓展到宏观世界 |
C.包括电子和放射性理论、相对论、量子论等 |
D.标志着经典力学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