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陈衡哲在《西洋史》中写道:“科学与文艺是文化的双翼,缺了一样,那个文化便成为畸形的了。科学是偏向理性的,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对启蒙运动兴起所起作用最大的莫过于
A.伽利略 | B.达尔文 | C.达·芬奇 | D.牛顿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认为,我们必须考察是否应当这样做,我这个人只听从那经过反思后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论点 ,这被看做是“理性主义的宣言书”。他主张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考查一切已有见解,直至确立公认的真理。
材料二 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类的各门知识都可以分解为有理性的人能够发现的定律……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段材料对于“理性”在认识对象和认识的方法等方面理解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过去几百年以来,西方一直是现代国际体系的中心。西方不仅具有发达的政治经济结构、军事组织方式和社会价值观念,而且还塑造着近代以来国际关系的基本面貌和交往方式,在推进人类迈向工业文明、实现世界现代化方面起着主导性作用。自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逐渐取得了对非西方世界在力量、制度和观念层面的全面优势。
——金灿荣《告别西方中心主义》
材料二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美、苏、英三巨头在前苏联的雅尔塔举行决定世界形势的最高级会议。讨论了关于攻击法西斯德国、德国的占领与管制、德国的赔偿、关于联合国会议。其间斯大林与罗斯福还进行了一对一的谈判。美国希望前苏联早日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从而减少日军对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作为交换条件,斯大林向罗斯福提出:把中国新疆纳入苏联势力范围;租借中国旅顺港;中长铁路由中苏两国共管;外蒙古独立。
——摘编自《世界史》
材料三 由于中国的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中,中国的经济一枝独秀,仍然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各国开始兴起对“中国模式”的赞赏。与此同时,美国国内有众多学者也纷纷建言,提出了诸如“两国集团”、“中美国(chimerica)”、“中美共治”等理念和主张。对此,中国政府有着清晰的认知。温家宝总理在与奥巴马总统会晤时就明确表示,中国不接受G2(两国集团)的说法。
——摘编自人民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多角度分析“过去几百年以来,西方成为国际体系的中心”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请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指出“中国不接受G2(两国集团)的说法”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这一运动的领袖们认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启蒙时代。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作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的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走向光明。因而,启蒙时代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有了“进步”这种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概念。由于启蒙运动,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地改善,、因此,每一代的境况都将比前一代更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法国启蒙运动在世界文明史上引起的震动具有显著的超文化差异的特征。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的学说后来一直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为具有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所传诵,鼓舞着种种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牛顿科学成就的思想价值。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启蒙运动中的什么力量使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改善并将保持这种不断的进步?
(3)启蒙运动的目标与文艺复兴相比发生了哪些大的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源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民主政治角度说明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贡献。
(6分)“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的一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①设于道路旁边用于记载里数的标志②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性的大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中有关“里程碑”的表格。
历史地位 |
理由 |
图片一:(1)2分 |
这本书是由李四光根据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实践,以及他近四十年从事地质学研究的成果,从而创立地质力学这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系统总结。 |
图片二:近代物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
(2) |
人文主义的发展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
材料二: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备……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很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指出其实质。
(2)概括牛顿的物理学成就,结合材料二分析牛顿对法国思想界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三方面的主张,并指出其对欧洲的政治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世界上存在着那么多圣经里不曾提到过的人类?……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人们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这些和波兰科学家哥白尼(1473-1543)的“日心说”遥相呼应,动摇了基督教会的有关信条。如果说马丁·路德等人还在大力提倡读圣经原著以反对教皇专制,那么地理大发现让圣经自身也颇有捉襟见肘之虞。
材料二 牛顿(力学)体系花了五十年左右的时间,获得了普及,导致一种伟大的智力自满。对人的能力从未有过那么高的信心。……启蒙思想家们相信,如果牛顿可以发现主宰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的话,那么用他的方法,他们也可以发现主宰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材料三 伏尔泰和哲学家们曾经期望所有的民族沿着理性和启蒙思潮的相同道路,朝着相同的文明前进。赫尔德(18世纪普鲁士哲学家)认为所有的民族将按照本民族的方式发展他们自己的特质,各自以像植物生长的那样必然性缓慢地展开来。
——均摘自(美)R. R. 帕尔默《理性与激情》
材料四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
美国1787年宪法 |
法国1875年宪法 |
德国1871年宪法 |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
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不时规定和设立的下级法院。 |
“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
“联邦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和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它条约,委派并接收使节。” |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的认识和理解”的具体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文化思想领域内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牛顿力学体系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伏尔泰和哲学家们”所设计的“理性和启蒙思潮的相同道路”包含哪些主要原则?概括伏尔泰和赫尔德主张的不同之处,并根据材料四进行简要说明。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来自一个反科学的画家的作品。图中牛顿坐在时空之海中的一块岩石上,专心致志地用他的数学工具来定义物质世界的事实。这幅画起名《一个英雄式的牛顿》,但画家抗议说:“上帝不是一个数学图表!”
材料二 就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了它的高潮阶段。科学革命的集大成者艾萨克﹒牛顿的划时代的伟大工作主要就是在英国革命期间完成的。这两大革命由此构成了一副17世纪的“双元革命”奇观,与18世纪的“双元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交相辉映。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何理解牛顿将“科学革命”推到了“它的高潮阶段”?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两次双元革命的影响。
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美丽壮观。苏东坡有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
C.普朗克的量子论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 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 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 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 上述“普遍法则” 的主要影响是
A.引领人们理性认识自然 |
B.发现了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
C.开创西方近代自然科学 |
D.颠覆了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
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 )
A.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 |
B.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 |
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
D.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的大发展 |
四川某中学举行了一场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会,一学习小组的代表作了精彩的演讲,其演讲提纲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该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A.重大科学理论出现是科技革命先导 |
B.杰出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大发展 |
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
D.欧洲是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中心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文主义歌颂世俗蔑视天堂,肯定“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谋福利,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二 正如艾赛亚·柏林所说:“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恩《科学中的革命》
材料三 科技、工业和政治领域内发生的这三大革命使欧洲获得了影响和支配世界的势不可挡的力量。……西方确立了它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的优势,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强有力地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
——《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人文主义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作用。
(2)材料二中所说的“牛顿的原理”指的什么?说明牛顿的成就对启蒙运动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是如何确立其优势地位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是关于身后世界的问题。…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神,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
------摘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材料2:十八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从而使法国人首次感受到牛顿思维的优势。牛顿的学说证实了在对客观真理的探索中,最可靠的是人的理性,而非信仰。牛顿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他众多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
——《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
材料3:20世纪初,掀起了物理学革命,出现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它们并对其他学科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科学探索又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材料4:“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邀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
请回答:据材料(1)回答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为什么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根据材料2回答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
(2)根据材料3列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大理论出现的历史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作了怎样的调整 ? 为什么作出这样的调整?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 ? 21世纪,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骄人成绩是什么?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