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高中历史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萌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全面内战
来源:材料型选择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材料二】 但无论如何,中国都能与两者(苏联人民战线与英美民主联盟)很好地协调起来。中国是一个合格的反法西斯主义国家,同时,它能被英美民主联盟接受为一名,不妨说,光荣的成员。至少在亚洲的环境中,蒋介石领导下的统一的中国表现出战时所能期望的民主。当时尽管很少有人声称中国正在为民主而战,但是十分明显,中国人民正拒绝屈服于犯下像“南京暴行”那样的抢劫和屠杀罪行的法西斯侵略者。整个1938年,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赢得了美国和英国的敬佩。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问题:(1)国共第一、二次合作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各起怎样的作用?
(2)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有什么显著的差异?新课标主要运用了文明史观之史学范式,上述出两则材料又运用何种不同的史学范式,试指出来。
(3)国共前两次合作破裂,带来什么严重后果?从国共分合的史实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来源:国共合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与溥仪感情不合,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事情说明                                 

A.中国的君主专制时期已经结束 B.落后的婚姻风俗正在发生变化
C.中国已经成为近代化法治国家 D.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已经确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初年,生活在上海的某君能够享受到
①打电话与女友约会 ②坐小汽车逛街 ③穿着中山装看电影 ④喝着咖啡读《新华日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来源: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在几乎选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当前的邦联不足以维持联邦》
(1)结合美国建国初期的史实,说明材料中的“建筑物”是指什么?“结构上的基本错误”又是指什么。
(2)美国是如何纠正“结构上的基本错误”的?在政治上有何重大意义?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独立宣言》曾被马克思称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与法国《人权宣言》不同,《独立宣言》还提出

A. 生命权 B. 自由权 C. 财产权 D. 反抗压迫权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 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 B. 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 忽视了以个人自由的保护 D. 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三权"是指 

A. 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 B.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C. 行政权、司法权、考试权 D. 监察权、考试权、行政权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 民主主义 B. 平等主义 C. 自由主义 D. 共和主义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人物风俗制度丛谈》,其中有一篇文章写到:“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北平市成立时,以宛平县不能寄治城内,遂移于此……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都,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从这一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判定此篇文章最有可能的成文时间是         

A.明崇祯三年 B.1931年9月
C.北平市成立时 D.1937年7月
来源:近代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A.《血战台儿庄 》 B.《千古奇冤:皖南事变始末》
C.《百团大战始末》 D.《血色雄关:太原会战纪实》
来源:近代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桃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罗斯福设想的那种结局没有出现的原因有 
①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②国民党蒋介石坚持抗战最终没向日本投降 ③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④中国人多地广,日本人少地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中指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A.蒋介石准备抗击日本的侵略 B.蒋介石已看透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
C.国民政府已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D.国民政府已经做好全面抗战的准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2008年是日本明治维新140周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2009年8月31日,民主党获得日本众院选举胜利。成为2010年各地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命题的命题热点)


材料一 日本侵略者用活人做靶子,练习刺刀         

 

材料二 据报载,日本“新的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下称“编撰会”)编写的2002年度初中历史教科书中,在记述“日中战争”的部分,编撰者故意不提南京大屠杀事件,而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部分却这样写道:“东京审判法庭认定日本军队1937年在攻陷南京的战争斗中杀害了20万以上的中国民众。可是据当时的资料,那时南京人口只有20万,而且在日本军队攻陷南京城1个月后增加到了25万。此外,这一事件还有很多疑问,至今仍存在争论。因为在战争当中即便是不管什么人都杀,也不属于大屠杀。”
──新华社东京3月1日电讯稿
材料三 2001年至2006年,日本首相小泉曾六次参拜的东京靖国神社。靖国神社里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二战甲级战犯和约2000名乙、丙级战犯的牌位。
──中新网
材料四
材料五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六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七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请回答:
(1)假如你要结合材料一、二、三和所了解的知识,写一篇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纪念性文章,文章应包含哪些方面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五的观点。
(3)依据材料四、五、六,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七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一幅漫画《奴化教育:鬼话连篇!》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A.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识,实现其民族同化政策
B.加强初等教育,普及日语和日本皇民意识
C.提高沦陷区人民文化水平,发展经济
D.宣传其“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大东亚新秩序”谬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