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毛泽东同志说:“使阶级斗争服从于今天的抗日的民族斗争,这是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据此回答:
(1)中共的哪些政策具体体现了上述原则?
(2)上述原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3)上述原则对于今天的统一战线工作有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进入中国现代史以来,中国共产党倡导和建立了四次统一战线,概述建立四次统一战线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试述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进行的努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现我最高统帅,已严令18集团军及新四军概于(民国)30年1月底以前遵照前令撤至冀察鲁北及晋北之一部……。(如中共)置军纪国法于不顾,是即有意破坏抗战……中央必能以极周密之处置与严正之方式执行军纪……我各级党部团部各宣传机关,……应根据前述事实与下列方针,以纠正中央之态度;以泛指口吻影射中共违反军令军纪之行为,督促政府严肃军纪。……
——1940年10月国民党中央给《上海报》密令
材料2 国内一部分人士正在策动所谓新的反共高潮,欲以所谓中日联合“剿共”结束抗战局面。……兹奉电示,限期北移。德等考虑再三,认为尊行命令与府顺舆情,仍请中央兼筹并顾。对于江南正规部队,德等正拟苦心说服,劝其顾全大局,尊令北移。
——1940年11月9日,朱德、彭德怀等复何应钦电文
材料3 重庆对于中国共产党势力的不断增长确实感到担忧。……蒋介石集团现在应有所选择。……如果重庆不能镇压共产党,那么日本不得不考虑共产党势力增加的后果。
——1940年12月10日,日本东京《国民新闻》报社社论
材料4 现在,我们对国民党政府对新四军所采取的行动表示了否定态度。这(皖南事变)有碍于抵抗日本的进攻。……如果日本人在中国感到吃紧,他们就会节制自己向南方和北方扩张的野心。
——1940年1月底,美国驻华代理武官巴雷特谈话摘自《在华使命》
请回答:
(1)据材料1,指出国民党政府蓄意制造皖南事变的表现。结合材料1、材料3,指出国民党政府与日本有何共识?达成共识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2)从材料2看,中共对“北移”存有顾虑,它为什么还要让部队“遵令北移”?
(3)结合材料3和材料4,说明美国政府否定皖南事变的原因。这是否表明它放弃了一贯对待共产党的基本立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原道醒世训》
请回答:洪秀全认为天下人都是兄弟姊妹,这是一种什么思想?他所说的“尔吞我并”是指怎样的社会现象?这段话反映了农民阶级哪方面的革命愿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战时期,日本疯狂掠夺中国经济,犯下了滔天罪行。但现在日本的右翼势力却歪曲事实,为其侵略辩护。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报道,自1986 年以来,已有5 名日本在职内阁大臣公开否认日本的侵略史实。例如1994年5 月,羽田内阁的法务大臣永野茂门在就职不到一个月便公开说“把太平洋战争定为侵略战争是错误的”,“南京事件纯属捏造”。
材料二:1995 年8 月16 日,法国《世界报》载文说:“与关心日本民主化相比更关心使日本成为其反共政策枢纽的美国人,宽恕了日本天皇和释放战犯,从而鼓励了一种集体的不负责任的态度。”
材料三:2001 年4 月3 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包庇右翼势力“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炮制的歪曲历史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引起亚洲各国及世界人民的极大愤慨。日本右翼势力粉饰侵略战争,把“战败”改为“终战”,把“侵略”改为“进入”。把太平洋战争说成“自卫”,把侵略亚洲国家说是“解放”英法殖民地等……
材料四:日本从近代起就觊觎中国钓鱼岛,但在19 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日本从未对中国拥有钓鱼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20 世纪60 年代末,某国际组织宣布钓鱼岛附近可能蕴藏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使钓鱼岛除了战略价值外,又增加了重要的经济价值。从那时起,日本开始逐步实施其侵吞钓鱼岛的计划。如1996年7 月4 日,日本人在北小岛设置灯塔,随后,又在钓鱼岛竖起画有太阳旗的木牌。近年活动频频。
请回答:
1.举例驳斥日本拒不承认侵略的谬论。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对二战的认罪态度为何与德国不一样?
3.根据材料四,分析日本侵略我国钓鱼岛的政治、经济、军事目的何在?
4.材料一、三、四所反映的日本的行动,说明了什么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是通过哪些形式完成其革命任务的?
英国:暴力形式: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掌握政治权力
法律形式: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成果。
(1)请按上述方式,再扼要回答三个事例
(2)纵观历史,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什么?

来源:曾宪梓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封建社会中,自耕农(注:指自己耕种自己土地的农民)是社会的基础,他们的生存状况,事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自耕农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当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历代统治者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摘自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 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出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承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摘自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卷59
材料三 《极荒活民书》中写道,“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相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草耳。”正如下图所反映的1925年四川大灾荒时饥民场面一样。
材料四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五 “第十一条 分配土地,以乡或等于乡的行政村为单位,在原耕基础上,按土地数量、质量及其位置远近,用抽补调整方法按人口统一分配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回答:   
(1)自耕农阶层在中国最终形成于什么时期,它是谁直接剥削的对象?
(2)根据材料一分析封建国家为什么要关注自耕农的存在?
(3)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古代社会中有利和不利于自耕农生存的因素。
(4)比较材料四和材料五在土地分配上的相同之处。
(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耕农经济的结束成为必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和世界近代史上的英国结束自耕农经济所采取的措施和影响。

来源:领航高考冲刺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

材料二:已经垄断中国卷烟市场的英美跨国公司--英美烟公司,多方面谋划“把南洋公司打跨”。1919年5月,它污称南洋公司为“日资”,其产品为“日货”,大造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令其停业。南洋公司认识到“若屈降外人,则公司必将衰败”。因此,它联合各界奋起抗争,终于得以重新开业。
问题:
(1)示意图表明,民国初期南洋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
(2)这一时期,南洋公司等民族企业的发展有哪些客观条件?
(3)南洋公司与英美烟公司的斗争说明了什么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摘自《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材料二 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任何政党的政策如果不顾到这些阶级的利益,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不得其所,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没有说话的权利,要想把国事弄好是不可能的……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员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利。(摘自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1941年11月6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如何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并分析其原因。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九)发展农业生产,实行春耕秋收的群众动员,解决贫苦农民耕牛农具肥料种子的困难,……奖励外来移民。
(十一)发展工业生产与商业流通,奖励私人企业,保护私有财产,欢迎外地投资,实行自由贸易,反对垄断统制,同时发展人民的合作事业;扶助手工业的发展。
(十四)继续进行消灭文盲政策,……普及国民教育,改善小学教员生活,实施成年补习教育,加强干部教育,……推广通俗书报,奖励自由研究,尊重知识分子,提倡科学知识与文艺运动……
(十五)推广卫生行政,增进医药设备……同时实行救济外来的灾民难民。
(十六)依据男女平等原则,从政治经济文化上提高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发挥妇女在经济上的积极性,保护女工、产妇、儿童,坚持自愿的一夫一妻婚姻制。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农村的措施及其结果。
材料二 邓小平说:“……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采了,面貌就改变了。”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是如何调动农民积极性以改变农村面貌的?
(3)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1940年日本首相近卫文磨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1943年,东条英机为炫耀亚洲新秩序的建立,在东京召开大东亚会议,并发表“大东亚共荣宣言”:“英美为了本国的繁荣,压制其他民族,对大东亚进行侵略和盘剥。大东亚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推翻大东亚的英美隶属化。大东亚各国提携完成大东亚战争,把大东亚从英美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建立共存共荣、自主独立、没有人种差别的共荣圈,为建立世界的和平做贡献。”
材料二 中、日、韩三国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7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去年中、日、韩外贸总额起过两万亿美元,其中58%来自三国之间的区域内贸易,高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55%,逊于欧盟的65.5%。据统计,2004年日本对华贸易总额高达2132.8亿美元,占日本外贸总额的1/5以上。中国业已取代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而日本也在继欧盟和美国之后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材料三 近年来,亚太地区各种合作机制蓬勃发展,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们应该在这一问题上凝聚共识,树立符合时代潮流和亚太地区特点的区域俣作观。深化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推动共同发展,谋求和谐共赢,造福亚太人民,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摘自2006年11月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日本所标榜的发动“大东亚战争”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所学知识说明其真实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当前中、日、韩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请用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构建和谐亚太应遵循的原则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2年1月太平天国答英国海军照会:照会敬悉意,不胜诧异。须知贵国敬奉耶稣,我天朝崇奉上帝。贵我两国既以崇拜耶稣为宗教之本源,自当世代交好,犹如一家。……自当各守天数,权衡双方之缓急,而不可损人以利己。
—一伶俐《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材料二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倡言,万国所同喻,前次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之抱平和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
——《孙中山选集》上卷
材料三 吾国现势,非致力对外之时,故宜维持列国对我素持之主义,使之相承不变,而得专心一意于内政之整理。
——《宋教仁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太平天国对外愿望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相信列强“中立”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3)材料一与材料二所反映的共同点是什么?没有看到什么实质问题?
(4)材料三宋教仁主张的对外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他们认为:“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   华战争)发展的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支那战争是试图建设日满支(指日本和日本扶持傀儡在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政权与中国)一体的东亚新秩序的日本同与美英苏结盟的蒋介石之间的一场斗争”,试概括日本右翼势力的主要观点,你同意这些观点吗?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来源:高考冲刺精选精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与思考
“战略机遇期”是指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面临的机遇。回顾历史,中国的发展曾面临过5次重要的机遇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当清王朝的统治者安于“康乾盛世”的余辉现状时。欧洲经过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走向了主宰世界的高峰。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中国试图赶上这次发展的机遇,但最终失败。
材料三: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创造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亚洲也出现“日本奇迹”和“东南亚奇迹”。但同时代的中国虽然存在“崭新的机遇期”,却连续出现失误,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也落后于亚洲一些国家。
材料四: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历史性的变革”是指什么?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是怎样试图赶上这次发展机遇的?(3)材料三所提的“崭新的机遇期”主要指什么?试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分析中国丧失这次机遇的主要原因。
(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能够成为“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的最主要原因。

来源:综合检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