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
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材料中所说的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 B.清末新政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依据应是
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 B.《资政新篇》的实施 |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 D.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该材料出自《资政新篇》,表明洪仁玕的外交思想是( )
①承认外国的先进技术文化 ②实行开放政策,全境对外通商
③对外国人的活动缺乏警惕 ④维护国家主权。
A.①②④ | B.①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武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民间流传着“洪秀全智惩清兵”等七个短篇故事,歌谣有“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等10多首。这些资料的研究价值在于 ( )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 B.太平天国运动实现了土地的平均分配 |
C.清政府军队不堪一击 | D.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 |
“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洪秀全《天父诗》实质上旨在宣扬( )
A.男女平等 | B.人际和谐 | C.君权神授 | D.上下尊卑 |
有学者在评论某部著作时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它第一次闪烁着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国近代化的先声,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这部著作是( )
A.《海国图志》 | B.《资政新篇》 |
C.《天朝田亩制度》 | D.《新学伪经考》 |
“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曾国藩《讨粤匪檄》)这从侧面反映了( )
A.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 | B.太平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
C.曾国藩兴办洋务以实现富国强兵 | D.太平天国农民的愚昧无知和落后 |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颇具深意地说,凡“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这表明了( )
A.近代学习西方思潮的萌发 | B.中国人改善外交环境的愿望 |
C.农民领袖思想觉悟的提高 | D.对西方国家的认知有新变化 |
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杨秀清频繁使用代天父传旨的特权,其中多是为了处理内部矛盾,排挤异己。后来他更假借代天父传旨,要求洪秀全把他加封为“万岁”。这体现出
A.拜上帝教与中国皇帝制度相结合 | B.太平天国定都后战局渐趋恶化 |
C.杨秀清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实权 | D.太平天国权力争夺借助宗教迷信 |
下列表格是甲、乙两位同学对“农民阶级与近代中国革命”的探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A.甲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正确,结论合理 |
B.乙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不正确,结论不合理 |
C.两位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都不准确,结论都不合理 |
D.两位同学的推论都合理,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代 |
冯友兰教授说:“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灭国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灭国统一了中国,太平天国的历史将倒退黑暗时期——中世纪”。以下说法不能论证作者观点的是( )
A.太平天国要建立的是君权神授的封建国家 |
B.西方基督教思想对太平天国影响巨大 |
C.太平天国的纲领没有体现反对殖民主义本身 |
D.太平天国的主张不能超越封建社会,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
160年前的南方民谣唱到:“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四方兄弟到金田,斩龙除妖声震天。”这说明
①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②太平天国矛头直指清政府
③太平天国的宣传组织方式落后 ④斩龙除妖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上述材料表明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
A.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 | B.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财政 |
C.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财赋减少 | D.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