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
太天国运动中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 )
A.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 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最早的方案 |
C.太平天国实行的主要革命纲领 | D.洋务运动的理论依据 |
“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B. 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C. 承担起了民主革命重任
D.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在当时是符合历史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的方向和道路。”这表明《资政新篇》( )
A.是先进中国人顺应近代化的救国方略 |
B.是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必然产物 |
C.是近代中国唯一而又正确的救国纲领 |
D.促使农民阶级摆脱了封建思想的羁绊 |
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 )
A.认识到太平天国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
B.看到了太平天国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
C.未看到太平天国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
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
“按欧美诸邦,是时新通商于中国,其不欲中国之扰乱固也。故当两军相持,历年不决之际,彼等必欲有所助以冀速定。而北京政府之腐败,久已为西人所厌惮,其属望于革命军者必加厚,亦情势之常矣。…”材料说明
A.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运动持观望态度 |
B.维新变法运动得到列强的默许 |
C.资产阶级革命得到西方的认可 |
D.国民大革命利用北洋政府与西方的矛盾 |
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内乱毁梦”是因为( )
A.永安建制分封诸王 | B.曾国藩率军镇压 |
C.发生了天京变乱 | D.清政府“借师助剿” |
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
A.鸦片战争 | B.太平天国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
A.定都天京 |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
C.发动金田起义 | D.提出《资政新篇》 |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的思想主张与这一观点相似的是
A.洪仁玕 | B.张之洞 | C.严复 | D.胡适 |
“这是一种朴素的共产主义思想,与基督教的平均主义和中国本土的乌托邦思想都是相一致的。”能体现上述特点的历史文献是
A.《天朝田亩制度》 | B.《海国图志》 |
C.《孔子改制考》 | D.《国民党一大宣言》 |
太平天国某则纲领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是
A.《资政新篇》实质试图保持社会的公正 |
B.《天朝田亩制度》实质实行绝对平均 |
C.《资政新篇》安排一切经济和生产活动 |
D.《天朝田亩制度》彻底消灭私有观念 |
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A.是旧式的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
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
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