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资产阶级(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 B.大力发展重工业 |
C.兴办实业,注重民生 | D.以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
下图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1930—1936年的货币供给(年终总量) 单位:100万元
年份 |
银币 |
铜币 |
纸币 |
银行存款 |
总货币 |
1930 |
2200 |
287.7 |
956.3 |
3392.1 |
6836.1 |
1931 |
2271 |
281.4 |
896.9 |
3591.5 |
7040.8 |
1932: |
2289 |
275.1 |
924.4 |
3880.8 |
7369.3 |
1933 |
2275 |
268.8 |
978.8 |
4290.6 |
7813.2 |
1934 |
1995 |
262.5 |
1108.9 |
4620.9 |
7987.3 |
1935 |
1703 |
256.2 |
1413.5 |
5460.1 |
8832.8 |
1936 |
1391 |
250 |
2438.6 |
6394.2 |
10473.8 |
A.通货膨胀严重
B.国内政局稳定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
以下是1919年和1937年中国注册工厂数和资本的统计表。它反映出
年份 |
注册工厂数 |
资本总额 |
平均资本 |
1919 |
335家 |
1.3亿 |
37.8万 |
1937 |
31935家 |
3.78亿 |
9.6万 |
A.民族资本受官僚资本的严重挤压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来越普及
C.工业平均资本减少,生产日益萎缩
D.民族资本主义空前发展
1914年12月,民国政府农商部向各省发出饬文称,一战“未始非工商发达之转机,凡各省种种实业,俱应切实整顿,所有大小工厂悉予竭力维持,一面趁外货入口稀少之时,改良土货,仿照外货”。政府发表该饬文旨在
A.反对世界大战 | B.倡导民主科学 | C.宣扬实业救国 | D.维护领土主权 |
阅读“张一元”企业大事年表(部分),以下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时间 |
事件 |
1900年 |
安徽人张文卿于北京花市创办张玉元茶庄 |
1906年 |
在前门大栅栏开办第二家茶店,始称“张一元” |
1930—40年代 |
开始利用电台、电影等手段进行广告宣传 |
①企业创办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清政府放松了“民间办厂”的限制
②在第二家茶店开业初期,经常有穿着改良的旗袍的女子和穿着西服的男子出入茶店
③二十年代开始中国人自办的电台与商业活动密切相关,非常重视广告播报
④“张一元”企业还可以通过商情类报刊进行广告宣传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 |
下表反映了1912-1921年我国民族工业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行业 |
企业名称 |
经营者 |
面粉、棉纱 |
茂新、福新、申新等公司 |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
酿酒 |
张裕酿酒公司 |
张振勋 |
火柴 |
鸿生火柴无限公司 |
刘鸿生 |
卷烟 |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
简照南、简玉阶兄弟 |
化工 |
永利化学公司 |
范旭东 |
A.轻工业发展较快 B.地区分布失衡 C.重工业发展较慢 D.工业结构比例失调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时 间 |
厂数(家) |
创业资本数(元) |
工人人数(人) |
1913年 |
698 |
330,824,000 |
270,717 |
1920年 |
1759 |
500,620,000 |
557,622 |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 B.社会环境未根本变化 |
C.地区分布不平衡 | D.近代军阀割据混战 |
口号代表一种精神、一种希望,也曾使国人振奋。下面口号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实业救国 ②民主与科学 ③“自强”“求富” ④“超英赶美”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③④①② | D.④①②③ |
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反映官僚资本主义发展的曲线是
A.② | B.③ | C.④ | D.⑤ |
1911年12月日本《朝日新闻》刊登的一封信写到广一旦共和政府建立起来,人民的捐税负担会比现在更重。甚至就这一点而言,共和政府也不可能统治中国。中国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如何筹措外债使国家免于破产。”材料表明
A.中国政治民主化缺乏经济基础 | B.日本为干涉中国内政制造舆论 |
C.实业救国是共和政府必然的选择 | D.中华民国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 |
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 B.小荷才露尖尖角 |
C.忽如一夜春风来 | D.无可奈何花落去 |
荣氏兄弟与友人1902年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起家……1912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面棉纱大王”。据材料分析,荣氏企业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迅速 |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C.企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 D.主要集中于面粉、纺织等轻工业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