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产值比较表
项目 |
1920年产值(亿元) |
1936年产值(亿元) |
年增长率(%) |
官僚资本 |
1.84 |
2.22 |
1.18 |
民族资本 |
2.51 |
16.32 |
12.41 |
合计 |
4.35 |
18.54 |
|
该表能够说明1920~1936年间
A.外商企业退出中国市场 B.民族企业获得迅速发展
C.中国近代工业遭受挫折 D.官僚资本阻碍了民族资本的发展
民国初期的一则报纸广告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外资企业出现 | B.洋务运动兴起 |
C.工人运动高涨 | D.实业救国热潮 |
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 B.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
分析1912-1922年《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 |
B.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导致了这一时期的发展 |
C.陈启源(沅)在这一时期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 |
D.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
“国人提倡用国货,热度日高。我公司近来销场过大,供不给求。”我公司可能是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B.洋务派军事企业 |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 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下列诗句中,能恰当形容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是
A.千呼万唤始出来 | B.小荷才露尖尖角 |
C.忽如一夜春风来 | D.无可奈何花落去 |
据统计,1912—1919年的八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介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
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②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
③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
④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某校高二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是
①他们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②他们的企业以重工业为主
③他们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 ④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
A.军事准备不足 | B.政治经验短缺 |
C.思想理论肤浅 | D.经济基础薄弱 |
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空白处最有可能是
行业 |
矿冶业 |
机器业 |
|
食品工业 |
数量(家) |
72 |
3 |
193 |
100 |
A.造纸业 B.酿酒业
C.交通运输业 D.纺织业
如果我们把树苗比喻成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那么在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之中的“夏天”,树苗所呈现的状态应当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时期:
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 B.解放战争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是:
①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与发展 ②法币政策和白银国有政策
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②③④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情况,假如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其中F1>F2的情况出现于:
A.1919—1927年 | B.1914—1919年 |
C.1937—1945年 | D.1946—1949年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