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火柴大王”刘鸿生说:“真正使我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材料说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得益于( )
A.西方先进技术的支持 | B.民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地位提高 |
C.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 D.民国政府规定禁止洋货进口 |
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
①辛亥革命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②民族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③日本侵略使中国民族意识高涨
④新文化运动冲击传统思想意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
C.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
D.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
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数
江苏 (含上海) |
直隶 (含京津) |
浙江 |
广东 |
山东 |
福建 |
奉天 |
湖北 |
陕西 |
黑龙江 |
广西 |
甘肃 |
其他 省区 |
135 |
45 |
42 |
33 |
31 |
20 |
19 |
19 |
3 |
3 |
1 |
1 |
0 |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上述表格反映出( )
A.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民族工业规模小、企业少
C.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D.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其中发展的“短暂的春天”是指( )
A.民国初期 | B.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
C.抗战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得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 )
A.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 |
B.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 |
C.中央政府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 |
D.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 |
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冶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 )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 |
据统计l912~I913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民族工业长期稳定发展 | B.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日趋平衡 |
C.规范了民族工业发展的秩序 | D.民族工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 |
如图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农民运动发展形势示意图。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是( )
A.辛亥革命得到各地响应
B.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人民解放军展开战略反攻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国民政府采纳了共产党人的建议 |
B.说明中国开始引进现代企业制度 |
C.目的是为赢得抗战的胜利积聚力量 |
D.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1936年1月1日,蒋介石在中央电台元旦演说辞中,阐述了新生活运动的意义之后,又强调了“大家务必从今天开始特别努力来做”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并说明了两种运动的相互关系。6月3日,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委员会总章颁布。同日,蒋介石通电全国,号召“举国人民,急起直追,实行推动”。关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直接目的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B.是经济运动又是战前的经济动员运动 |
C.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
D.由政府组织的、各界人士踊跃参加的群众性的经济建设运动 |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
年份 |
1912 |
1913 |
1914 |
1915 |
工厂数(家) |
46 |
46 |
12 |
2 |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知名专家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
A.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 B.地区分布不平衡 |
C.工业结构搭配不合理 | D.军阀间割据混战 |
下图反映出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1913~1937年苏联(俄)工业产值增长图
A.1913~1920年工业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战争的破坏 |
B.1920~1925年工业产值的增长得益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C.1925~1932年工业产值的增长在于这一时期的企业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
D.1932~1937年工业产值高速增长源于斯大林体制的逐步确立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