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
福建省银行于1935年 10月在福州成立,其银行行歌中写道:“开发资源,促进生产,建国建省,舍此末由。调节荣枯,平衡盈绌,备用财富,欲其畅流。鼓起服务精神,抛却利润观念,惟桑梓繁荣是问,惟大众福利是谋……”由此可见当时福建
A.通货膨胀严重 | B.银行以营利为目的 |
C.开始有近代金融机构 | D.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匹兹堡位于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曾有 美国“钢都”之称;武汉位于中国长江中游地区,钢铁工业发达。两城市所在地区人口密集、制造业发达。
二战后的匹兹堡钢铁工业由于受市场和环境等因素影响,逐渐从辉煌陷入困境。为振兴经济,匹兹堡开始实施“复兴计划”(如下图)。
(1)据匹兹堡实施的“复兴计划”,简述武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的经验以及开发建议。
19世纪,美国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业出口贸易。19世纪晚期,美国工业力量上升,一些工业企业开始向海外寻求商业机会。最初是产品出口,进而直接投资设厂。到20世纪初,美国新兴的跨国公司在英国、欧洲及加拿大等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工厂和销售部门。
(2)依据材料,概括19世纪到20世纪初美国外贸发展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发展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中美文化差异例举
|
价值取向 |
朋友关系 |
时间观念 |
社会关系 |
中国 |
集体主义 |
情深持久 |
比较怀旧,注重未来 |
更加正式、注重等级 |
美国 |
个人主义 |
较易改变 |
注重眼前 |
不够正式、注重平等 |
(3)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简要分析中美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下列对中国近代“抵制洋货”这一历史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
B.促使近代中国实现了富强 |
C.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多次“抵制洋货”运动 |
D.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数
江苏 (含上海) |
直隶 (含京津) |
浙江 |
广东 |
山东 |
福建 |
奉天 |
湖北 |
陕西 |
黑龙江 |
广西 |
甘肃 |
其他 省区 |
135 |
45 |
42 |
33 |
31 |
20 |
19 |
19 |
3 |
3 |
1 |
1 |
0 |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上述表格反映出( )
A.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民族工业规模小、企业少
C.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D.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据统计1912~1913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
A.保证民族工业长期稳定发展 |
B.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日趋平衡 |
C.规范了民族工业发展的秩序 |
D.民族工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 |
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指出以上企业的相同特征,并分析其出现的意义。
材料二 下表展示了1914—1918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2)据材料二,指出1914~1918年华商进口火柴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当时情形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排挤和打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出现的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新式银行机构是由外国人设立的。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在香港和广州同时开设了分行,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外国银行。此后外国银行逐渐增多,并多集中在上海。
1897年5月,清政府在上海成立中国通商银行,这是一家仿效西方银行成立的有限股份制银行,也是中国银行业第一家以“银行”命名的银行。从此,结束了我国银行业只有牌号(如票号“日升昌”、钱庄“福康”等)而没有“银行”字样的历史。
以金融业为例,晚清改革后期,帝国沿海城市的金融业已经建立起了严格的信审、银监机构以及相关流程。
——摘编自邵娜、李婧《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民国初年,金融业是发展最快的行业。在金融业中,最为主要的是银行业。
1912—1919年全国银行发展状况表
年度 |
新设数 |
停业数 |
实存数 |
资本总数(万元) |
1912 |
23 |
2 |
37 |
2714 |
1913 |
11 |
6 |
42 |
2890 |
1914 |
8 |
3 |
47 |
3842 |
1915 |
10 |
4 |
53 |
14522 |
1916 |
10 |
4 |
59 |
5198 |
1917 |
111 |
15 |
165 |
5557 |
1918 |
16 |
22 |
103 |
8808 |
1918 |
16 |
22 |
103 |
8808 |
1919 |
22 |
——摘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结合所学,从银行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角度对材料一、二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从清末到民国初年不断出现如“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这些主张( )
A.多是空谈救国或者盲目爱国 |
B.对革命持不赞成态度或认识模糊 |
C.在当时其愿望可以变成现实 |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
据统计l912~I913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民族工业长期稳定发展 | B.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日趋平衡 |
C.规范了民族工业发展的秩序 | D.民族工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 |
1933年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下图为1949年1月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股票一枚。以下关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 |
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 |
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 |
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 |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
|
1912~1920年 |
13.4% |
1921~1926年 |
-4.5% |
1927~1936年 |
8.7% |
1937~1945年 |
-2.45% |
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
B.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C.十年内战对民族工业造成极大破坏
D.抗战期间民族企业被日本整体吞并
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权度(指度量衡制度法)》,规定“权度以万国权度公会所制定铂铱公尺、公斤原器为标准”。为照顾各地传统习惯,将权度分为旧制和新制,两制同时使用,并规定“所有公私交易……之权度,不得用以外之名称”。这些措施( )
A.便利了欧洲列强的经济侵略 |
B.有利于促进国内贸易的发展 |
C.为官僚资本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
D.影响了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