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国民大革命
高中历史

1912年,袁世凯命令工商部“从速调查中国开矿办法及商事习惯,参考各国矿章、商法,草拟民国矿律、商律,并掣比古今中外度量权衡制度,筹订划一办法。”在周学熙、张謇等人的努力下,至1921年,北洋政府先后颁布的经济法规达40多项。北洋政府此举(  )

A.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潮流
C.促进了实业救国思想的产生
D.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午中日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或称近代化)步伐加快。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其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重要表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近代福州1905—1915年由外洋(国外)和外埠(国内)机铷面粉输入值比较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单位:元

年别
外洋
外埠
合计
1905
180610
17669
198279
1910
191893
742513
934406
1915
2522
2146932
2149454

(资料福建省政府辅《福建历年对外贸易统计》第70页)
A.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             B.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C.通商口岸的大量开放             D.民国政府的政策推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西方列强在共同侵华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利害关系。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都以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为转移。——李智慧《列强侵华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

阶段
民族工业状态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短暂春天
列强放松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萧条
列强卷土重来
抗战时期
遭摧残
日本的经济掠夺
解放战争时期
陷入绝境
美国商品的涌入

材料三 《孙中山伟大的历史贡献》一文中写道:在一个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即当国家命运还不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里的时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是一句空话。
(1)材料一中的哪句话最能反映列强之间关系变化的本质?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这一观点。
(2)材料二表格中的内容反映了一个怎样的规律性问题?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三的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下面图表的解读,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①民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 
②民族企业发展迅速 
③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④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市场矛盾尖锐的表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下表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列强放弃对华经济侵略是纺织业发展的有利外部条件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提出促进了纺织业发展
C.民国初年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D.民国初年纺织业部门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京临时政府关于“振兴实业”的舆论宣传和为此而着力提倡的国货运动,激励了工商业者投资开办工厂,爱国华侨也竞相归国投资办厂并努力推销国货。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 B.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
C.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D.民国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 结合材料知识分析,你选择解决这种态势采取的方法为

A.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C.冲破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双重压迫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繁荣的原因.不包括

A.辛亥革命的推动和影响
B.帝国主义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政府提倡用国货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为各国名人。这一期所示中国名人在统治中国时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状况是

A.短暂春天——较快发展
B.短暂发展——日益萎缩
C.初步发展——短暂春天
D.日益萎缩——短暂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民国初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年份
民国元年
民国二年
民国三年
民国四年
数量
17
37
37
50

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外部条件是(    )
A.奖励发展实业法令的颁布   
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提倡国货运动的掀起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表,关于下表的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民族工业在总体上增长加速 B.民族工业中制造业相对薄弱
C.一战之后民族工业发展较慢 D.民族工业力量整体上很强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1898年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数年的惨淡经营,大生纱厂逐渐壮大,资本不断增加,到1911年为止,该厂获利370多万两白银,1917年—1921年连续获利560多万白银。可好景不长,1922年后,大生纱厂开始走下坡,1923年秋,大生纱厂因无款购棉花一度停工。这一现象说明了

A.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初出版的《南浔志·南浔丝市行》中写道:“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对诗文信息理解准确的是①这些现象出现在鸦片战争以后 ②外贸繁荣受到中外商人欢迎③苏杭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中心 ④开埠后中国丝织业得到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反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的主要变化,表中数据反映出(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

年份
类别
原料
手工制品
机器产品
1893
15.6
81.8
2.6
1910
39.8
41.4
18.8
1920
40.1
39.4
20.5

A.手工制品出口比重增加          B.机器产品出口比重增加
C.原料出口比重减少           D.中国近代工业日渐萎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国民大革命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