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抗日战争
高中历史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左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直接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C.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年—1945年间
D.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词组分别代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按其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辽沈开决战-----卢沟燃烽火
B.五四起风雷----遵义定决策----卢沟燃烽火-----辽沈开决战
C.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辽沈开决战
D.辽沈开决战----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由信件内容推测其背景说法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正在在全力围剿红军
B.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战
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
D.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0年9月4日蒋介石发出一则通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此电文嘉奖的应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2年春的这段话说明了()

A.打垮日本是美国当时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B.中国的坚持抗日使盟国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C.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的日本兵力
D.开辟第二战场迫在眉睫
来源:2014-2015学年云南会泽县茚旺高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5年1月,美国国务院的一份文件中说“我们建议由我国负起领导责任,帮助中国发展一个强大的、稳固的和统一的政府,以便它可以成为远东的主要稳定因素”。材料表明此时美国帮助中国的根本目的是()

A.压制战后的日本和欧洲殖民势力
B.稳定远东局势建立世界霸权
C.实施冷战对抗社会主义苏联扩张
D.扶植国民政府建立亲美政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名城遵义是“转折之城、会议之都”。遵义某中学在宣传“红色印象”活动中,制作了“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这一专题卡片。其错误有()

◇中共二大,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遵义会议,彻底纠正了党中央左倾错误
◇中共七大,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上来
◇中共八大,提出“多快好省”的经济建设方针


A.1处B.2处 C.3处D.4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战略反攻的开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民党陆军上将、近代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在1937年初发表的《国防论》中指出:“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农业中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他在这个时间提出这一论点的目的是()

A.论证中国抵御外来侵略的有利条件
B.论证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可能性
C.论证全面抗战路线的正确性
D.坚定国民政府抗战到底的决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份历史文献中,中共中央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这一决定()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胜利发展
B.使中国革命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为签订《双十协定》创造了条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回顾过去,警示未来,指引中国的复兴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1895年3月19日在日本马关指出:“此次战争,实获两个良好结果。第一,日本利 用欧洲式之海陆军组织,取得显著成功,足以证明黄色人种亦决不逊于白色人种;第二,由于此次战争,中国侥幸得以从长夜之梦中觉醒,此实为日本促成中国发奋图强。日本有不弱于欧洲各国之学术知识,中国有天然不竭之富源,如两国将来能相互合作,则对抗欧洲列强亦非至难之事。”
——《蹇蹇录》中译本,第131~132页
(1)据材料一,归纳李鸿章对甲午中日战争结果的认识并简要评价。
材料二尽管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后已成为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但国共军队牵制了 100万日本军队的事实并没有在后来的历史记录中得到充分重视。……(但)没有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在欧洲战场的战事会更加扑朔迷离,出现其他变数。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专家米德博士评价中国抗日战争》
(2)指出材料二中米德博士对中国抗日战争地位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这种评价的依据。

材料三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 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 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开的一部分;所谓“日蒋条约”是非法
的,无效的,应予废除)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
——1972年9月29日《中日建交联合声明》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的主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9年,高中毕业的小林宽澄通过了僧侣律师考试,可以继承住持的职位,还可以开设僧侣律师事务所。然而,第二年,小林被征兵入伍,被迫放下佛经,拿起枪炮。1941年小林被八路军俘虏。在跟随八路军行军途中,小林亲眼目睹许多中国村庄被日军烧毁,无数无辜村民惨遭杀戮,内心开始感到惭愧不安。而且日军灭绝人性的疯狂程度甚至到连自己同胞也不放过的地步,他们曾把一个掉队的日本兵给活活烧死了。在如此凶残和惨无人道的日本法西斯侵略军面前,确保小林宽澄的安全是八路军重要的工作……在八路军的帮助和教育下,小林彻底明白了:日本所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进行的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自己应该加入其中,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在2015年8月7日的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座谈会上,小林宽澄老先生无限感慨地说:“从我被八路军俘虏的那天起,旧的我已不复存在,有的只是中国人民赋予新生的我”。2015年9月2日,习近平向小林宽澄等抗战老兵颁发了纪念勋章。
——摘编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小林被征兵入伍那一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并指出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小林获得新生的原因。

来源:2016届河北石家庄高三上期质检(一)文综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问题:根据图一至图四,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要求:提取信息要充分;总结和归纳的史实要准确、完整;解读和分析逻辑要严谨、清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