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胡适撰文说:“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
A.变法 | B.革命 |
C.民主 | D.科学 |
“守卫祖宗之法是常常同民族主义,同爱国之情联在一起的。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着,于是而能成为清议,成为‘公论’。顽固的人们借助于神圣的东西而居优势,迫使改革者回到老路上去。……过去我们总是强调二者的同一性。但从两者的冲突、争论之尖锐程度来看,光说这一点是不全面的。”文中“两者的冲突”是指中国近代历史上的
A.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 B.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 |
C.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 | D.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 B.抗击外国侵略 |
C.民主革命 | 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
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本书的新印本后,在日记中不得不承认:“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为
A.《天朝田亩制度》 | B.《资政新篇》 |
C.《应诏统筹全局折》 | D.《海国图志》 |
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
厂家数 |
开工纱锭数 |
布机数 |
外商企业 |
16家 |
338960锭 |
1986台 |
华商企业 |
25家 |
484192锭 |
2016台 |
A.一战期间,棉纺织业迅速发展 | B.外商在华纺织企业严重萎缩 |
C.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 D.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 |
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产茶叶行销海外,山民纷纷伐木铲草种茶,使得“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但“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又因外商控制了价格,最终武夷“市疲山败”。这说明了
①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②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③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武夷茶叶失去海外市场
④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据1887年《海关报告》,牛庄土纱每包(150公斤)售价白银87两,洋纱每包(150公斤)售价仅白银57两。对其分析和认识错误的是
A.洋纱因价廉更具有竞争力 | B.土纱以质优受到用户的欢迎 |
C.机器生产对手工生产具有优势 | D.洋纱的运销受到特权保护 |
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A.以鸦片换取白银 | B.以鸦片换取丝茶 |
C.以白银换取丝茶 | D.以白银换取丝绸瓷器 |
(咸丰、同治年间)《夷场行》中写道:“人间何地无沧桑,平填黄浦成夷场;高高下下嘘蜃气,十十五五罗蜂房;青红黄绿辨旗色,规制略似棋枰方。”该诗揭露了的夷场现象最早应该出现在
A.鸦片战争之后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
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
A.平等外交思想 | B.屈辱外交思想 |
C.传统夷夏思想 | D.殖民外交思想 |
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A.社会变迁的角度 | B.现代化的角度 |
C.社会思潮的角度 | D.社会群体的角度 |
来自世界115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以及15个观察员国、31个特约国和23个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了第14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在开幕式上致辞说,不结盟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强团结,维护国家发展的权利。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反映了 ( )
A.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影响力日益扩大 |
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起平坐 |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 |
D.发展中国家的分歧逐渐减少或消失 |
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庆祝晚会上的主题歌《始终有你》中,有“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得繁盛”几句歌词。这里的“路径”主要是指 ( )
A.中英双方谈判的方式 | B.中国以治权换主权的方式 |
C.“一国两制”的和平方式 | D.英人治港的管理方式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