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美、德、英、法、俄、日)的经济状况大致可分为哪三种类型?产生这三种不同状况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9世纪中期至甲午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概述19世纪60年代至1894年,我国近代化在经济、军事、文化思想方面的表现,并分析这些表现出现的原因。
阅读下面材料:
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以生产资料与流通手段的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将消灭社会上一部分人被另一部分人剥削的形式。这个社会革命的必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即由无产阶级掌握足以镇压剥削者任何反抗的政权。
——引自《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纲》
回答:
(1)这个纲领是哪年.在俄国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2)这个纲领在当时国际上各政党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3)此纲领有什么重大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印度尼西亚、伊朗、印度、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在19世纪中期前后发生的人民反抗运动,是亚洲近代民族运动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但从主导方面看,这是一场反殖民主义的民族运动,这场运动不论是由哪个阶级和阶层领导的,诸如封建的王公、贵族、伊斯兰教的阿訇、土兵的军官、人民群众中涌现出的领袖人物等,也不论提出什么样的纲领口号,如恢复昔日的强盛王朝,建立“消除压迫,人人平等”的正义王国,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大平”的理想社会等,其结果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很多,而且各不相同,不过有一点是这些运动都属于旧式的运动,它们提不出改造社会的科学主张,这是因为没有形成新旧式的运动,属于中世纪范畴的运动,它们提不出改造社会的科学主张.这是因为没有形成新旧式的运动,属于中世纪范畴的运动,它们提不出改造社会的科学主张.这是因为没有形成新的革命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然没有先进的思想作为指导,于是宗教就成为团结人民进行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亚洲革命风暴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2)何谓旧式的运动?
(3)亚洲革命风暴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是通过哪些形式完成其革命任务的?
英国:暴力形式: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掌握政治权力
法律形式: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成果。
(1)请按上述方式,再扼要回答三个事例
(2)纵观历史,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什么?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比较迅速,试分析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经济发展对其内政外交分别产生哪些影响?德国、日本经济发展给我们怎样的启迪?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图
奖励耕织(砖画) 商鞅铜方升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
(2)材料二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
(3)材料三评价商鞅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应当坚持怎样的评价标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例外了……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
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恩格斯语
材料二 垄断并不排斥竞争……因此,发展科学技术,广罗人材,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从而使科学技术与生产更直接地结合起来,推动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同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各地和世界市场情况,企业派出大量人员收集信息和推销产品,使生产与市场需求配合得更加密切,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盲目性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刘宗绪《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以及因采用新技术而得到迅速发展的传统工业部门,如炼钢工业等,都要求大量的生产资料,进行大规模生产和巨额投资,因而其企业的规模都是很大的。垄断组织在这些工业部门中发展的程度较高,决非偶然现象。垄断织织是在竞争中形成的。由于大企业的劳动
生产率要高得多,因此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必然是设备精良、经营管理有方的大企业。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四 垄断组织形成过程中,自然免不了兼并。兼并一般都是设备先进,管理有方的企业吃掉和收买效益差的企业,兼并后又以先进的那一套去改进落后的部分。就是自愿的联合
与合并,在结成一体、统一经营后,也要采用先进的方式经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泰罗创立的“劳动科学组织”学说,适用于企业管理后形成了“泰罗制”,使企业效率大大提高。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则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管理概念,主张把动力性、准确性、经济性、系统性、连续性、高速运转等原则结舍起来,集中运用到生产中去。他强调“标准化”,即运用上述原则,以最低成本,走批量生产、标准化设计、标准化工艺、标准化材料制成的商品。垄断并不排斥竞争,而且由于投资大、产品多,使竞争更加残酷,风险也更大了。
——刘宗绪《世界近现代史三十讲》
回答:
①依据材料归纳垄断组织优越于“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的主要表现。
②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垄断组织形成的原因和实质各是什么?
③据此你谈谈对垄断组织的认识。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后,举国欢庆,在一次欢庆晚会上,有一则谜语引起大家的关注,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打一历史人物) 谜底有下面的五个。屈原,意指日本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苏武,意指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蒋干,意指蒋介石领导国民政府
进行抗日。毛遂,意指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进行抗日。共工,一神话人物,理解为共同努力的结果。你认为哪一个谜底最符合谜面?理由是什么?
民国年间,许多知识分子忧国忧民,思考国家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地球的面皮有限,而列强的欲望无穷。在这个情势下,亚洲人民只有三条道路可走。其一,是效法列强的武备以自救,代表是日本,以武力自救,"卖灵魂以得邦国",不是值得我们赞美的;其二,是因不肯效法而沦为列强的奴属,代表是印度;其三,是凭着自己的天才,另去创造一条新道路。彷徨于这两条歧路之间,而又未能另自创出一条新道路者,则有我们的中国。
帝国主义在我国所发生的不幸结果,我们都已知道。远者如鸦片战争及它的结果,近者如英国强占威海卫,俄国强占大连湾,德国强占胶州湾。在这丑恶的两条道路外,我们能另想出一条自尊而又能自救的新道路吗?这条新道路是可以找到的,但却不是容易找到的。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1924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说明日本和印度所走的是什么道路,指出二者走上不同道路的共同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19世纪后期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中作者提出的中国"道路"问题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荣氏家族,是20世纪初崛起于无锡的中国最著名的现代工商业家族。奠定荣氏商业世家基础的便是荣毅仁的父辈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他俩早年随父经营钱庄业,后贩面粉北销,获得厚利,遂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后又开设纱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
材料二 1937年,年仅弱冠的荣毅仁开始辅佐父亲经营庞大的家族企业,逐渐成为荣氏二十多个家庭企业的代表。荣毅仁在1954年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得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初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民国初年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2)列举这一时期其它江苏籍的爱国实业家,介绍其在实业领域的重大贡献。
(3)根据材料二,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对资本主义是怎样改造的?对民族工商业采取什么政策?为什么称荣毅仁为“红色资本家”?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既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回答:
(1)“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是什么?
(2)汉武帝时期是如何大力推行儒家思想的?
(3)在两宋、明代对儒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有哪些?他们的学说分别被称为什么?
(4)明清之际儒学发生了巨大变化,请你列举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他们的思想特点是什么?
变式二:有人认为:自古至今,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从汉朝到明朝前期为半开放时期;明朝中后期和清朝为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主动开放时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第一个时期中国对外交往的特点。
(2)中国古代由基本开放到闭关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各是什么?
(3)我国现阶段对外开放和清朝后期对外开放最根本的不同点是什么?
(4)从闭关和开放的不同影响中你有怎样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04年,英国众议院对国王的抗辩书称:“无论就尊严或权威而论,国内并没有最高的常设法院足以和本国会的法院分庭抗礼。本国会的法院得到陛下的圣裁,给其他法院颁布法律,但不接受来自其他法院的法律或命令。”
材料二:(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税,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1689年《权利法案》
请完成: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议会对待王权的态度有什么明显不同?
(2)材料二的主要精神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同材料一相比,有什么进步性或局限性?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