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曾出现过一系列努力,旨在改造政权到某一程度,使之一方面得以顺利参加近代世界的种种活动,另一方面又无须彻底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体现这些观念的制度。最能佐证该学者观点的是( )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吕思勉在《中国文化史》中说“…中西交通以来,自然不能没有变动。其首先设立的,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庚子以后,又因条约,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对这一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清朝官制的变化
②总理衙门的职能是负责中外交通
③外务部是20世纪初设立的,地位高于六部
④外务部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设立的,早于六部的设立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自秦朝建立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是古代政治体制演进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其实质是
A.权力分配和权力结构调整 | B.不同集团和阶层的利益之争 |
C.强化职能和提高行政效率 | D.稳定统治秩序巩固国家统一 |
“特殊的公共权力”
恩格斯指出:国家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构成这种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结合中国古代社会的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秦朝、隋唐、元朝在中央设立了哪些官职或机构?
(2)明、清两朝的中央机构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3)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指出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殊公共权力”有何特征?
历史学家钱穆以为古代中国:“皇室的权,总是在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在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③北宋设立枢密院 ④清朝设置军机处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列对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最具史料价值的是
A.《吉尔伽美什》 | B.《汉穆拉比法典》 |
C.《摩诃婆罗多》 | D.《经藏律藏论藏》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一个国家该要有—个凝固的中央。开始是封建,四分五裂,慢慢地就统一集中。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这说明
A.从汉朝到唐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 B.宋朝以后,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使地方再无反叛 |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应适度 |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程度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
材料二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材料三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人数达到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期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由此可见( )
A. |
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 |
B. |
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 |
C. |
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
D. |
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材料二 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在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前,中国社会也有不自觉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改革派的主张和呐喊,但相对于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言,不占优势;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过渡期”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上升”做了怎样的准备?
(2)根据材料二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史实,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
在中国,名字不仅是一个指代符号,还承载了父辈的愿望,甚至社会意义、政治意义。
材料一 中国古籍中出现的部分人名: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南史》),裴安祖(《北史》),张茂宗、杨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稿》)。
材料二 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表示作者不敢、不能或不愿直呼其名。避讳制度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当时人的起名深受什么制度的影响?(4分)
(2)据材料二,你怎样看待“避讳”这一社会文化现象?(6分)
“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
A.民贵君轻 | B.以法治国 |
C.皇权至上 | D.天人感应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