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潮流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有人说:“中国学术精微,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发,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这反映出其思想主张是

A.中体西用 B.变法改制
C.民主共和 D.反对学习西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文章屡见不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知识分子(  )

A.放弃了儒家是古非今的传统观念 B.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C.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的重大变化 D.传统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说孔子的作品“从未为中国人内心提供一个对抗世俗权力的价值体系,提供的是一切围绕权力转。儒学如果是宗教的话,便是伪宗教;如果是信仰的话,便是伪信仰;如果是哲学的话,则是官场化的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对中国人是有罪的”。这种言论最早可能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史上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此人的主张是属于下列哪一派(  )

A.地主阶级抵抗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洋军阀统治期间,中国兴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其兴起的标志是(    )

A.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B.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C.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为这场革命代表人物的康有为,其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个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    )

A.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性
B.要求实行近代民主政治
C.将维新思想付诸了实践并取得成功
D.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17年,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他锐意改革,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其宗旨是

A.推动人的全面均衡发展
B.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
C.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
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一位历史人物认为:“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这描述的是( )

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中体西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中国的报纸对革命进程一直非常关注。但最初多持“乱事”、“乱党”等否定立场,但1918年5月后却又逐渐转变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等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导致中国报纸立场变化的因素包括(    )
①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②国人对十月革命认识的深入
③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贡献 ④国人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反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独秀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涮干净不可。”由此可见,陈独秀认为“民主共和可以安稳”的前提条件是

A.推翻袁世凯统治 B.反对尊孔复古
C.进行思想文化革命 D.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籍华人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二、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

A.革命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近代化史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之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的思想潮流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