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这一观点的最有可能是
A.林则徐 | B.康有为 | C.孙中山 | D.陈独秀 |
《海国图志》曾在中国和日本19世纪中期的知识界产生了较大的震动。这部著作
A.作者为林则徐 | B.使人们开阔视野,摆脱闭塞保守的思想 |
C.介绍中国地理的专著 | D.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
鲁迅用白话文写的痛斥了一切所谓的“仁义道德”,呼吁人们推翻这人吃人的制度的文章是:
A.《狂人日记》 | 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C.《文学革命论》 | D.《庶民的胜利》 |
某学者说:“19世纪末,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还很弱小,因此维新派在鼓吹变法的时候,就只能从其他阶级中寻找同盟者,或者依靠对象。”这里的“同盟者”是指
A.地主阶级 | B.无产阶级 | C.劳动群众 | D.洋务派 |
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
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 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
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 | 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 |
清政府在20世纪初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
1901年6月 |
复开经济特科,命内外大臣保荐 |
1901年8月 |
废八股 |
1901年9月 |
各地书院改为大学堂、中学堂,并在各地设立蒙养学堂(即小学) |
1905年9月 |
宣布从次年起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 |
1906年2月 |
太后面谕学部,实行女学,不久订立女学教育章程 |
以下是关于这些改革措施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A.反映出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高
B.是清政府作出的符合社会发展的调整
C.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导的教育改革
D.培养出的新式人才巩固了清朝统治
梅光迪说:“吾国近年以来,崇拜欧化,智识精神上,已惟欧西之马首是瞻,甘处于被征服地位。欧化之威权魔力,深印入国人脑中,故凡为‘西洋货’,不问其良否,即可‘畅销’。然欧化之真髓,以有文字与国情民性之隔膜,实无能知者,于是作伪者乃易售其术矣。国人……对于本国一切,顿生轻忽厌恶之心,故诋毁吾国固有一切,乃时髦举动,为戈名邀利之捷径。”以下事件与上述说法相符的是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他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A.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 B.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
C.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 D.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 |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最有可能是
A.《海国图志》 | B.《资政新篇》 | C.《天演论》 | D.《变法通议》 |
鲁迅对“中体西用”的描述是“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仍保存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持有这种基本思想的包括
①林则徐 ②洋务派 ③早期维新派 ④维新派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认识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翻译了外国书籍 | B.提出了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 |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 | D.主张仿行西方的民主制度 |
1915年一篇文章引用尼采的观点:“德国大哲学家尼采别道德为二类: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贵族道德,谦逊而服从者曰奴隶道德。”并认为:“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该文的撰写者最有可能是
A.梁启超 | B.陈独秀 | C.孙中山 | D.毛泽东 |
“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的原因不包括
A.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 |
B.中西方之间的联系加强 |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D.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先进分子研究并介绍世界知识所致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