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有这样的对夷情零碎、模糊的了解,使经世思想家们在鸦片战争之后能够正视对手即来自异邦的夷人……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压力下开出的“外来药”,较之先前的“古时丹”无疑是变革性的进步。”文中的“外来药”在当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
B.推动了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 |
C.为维新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
D.传播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 |
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太激进了,完全割裂了传统,是应该否定的。这种说法( )
A.不正确。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
B.不正确。从当今看,中国传统思想依然占据主流文化地位,传统并没有消亡 |
C.正确。“打倒孔家店”对于传统文化的破坏性后果是不可挽回的 |
D.正确。白话文运动导致古文阅读理解的困难,不利于华夏文明的传承 |
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倡导“整理国故”运动。“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材料表明胡适( )
A.违背了新文化运动的宗旨目的 |
B.认可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 |
C.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
D.抵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近代以来不同中国人对美国的政治看法不一。以下文字来源于某一著作,“美国人来华者,皆言其国议院公举之弊,下扶私,上偏徇,深以为患。华人之称羡者,皆不加以深考之谈耳。”这一著作是( )
A.《孔子改制考》 | B.张之洞《劝学篇》 |
C.《胡适文集》 | D.《孙中山全集》 |
康有为认为: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慓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这反映康有为( )
A.反对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 B.反对美国式政治体制 |
C.主张保留君主专制制度 | D.对封建势力妥协退让 |
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
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
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
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 |
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
A.变法维新 | B.民主科学 |
C.三民主义 | D.社会主义 |
20世纪初,一份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文中“维新党”的实践活动是( )
A.领导辛亥革命 | B.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
C.倡导戊戌变法 | D.领导义和团运动 |
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国力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
B.维新运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C.十月革命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 |
D.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材料试图说明( )
A.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
B.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
C.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 |
D.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 |
清末民初“国学”兴起,国学大师刘师培认为“西人社会之学可以考中国造字之原”,又以中土文字的涵义证实西方社会学的观察。引用西方自希腊、罗马以至近代哲学、宗教、学术的种种观念,来阐明中国的经子诸学“合于西儒”。王国维主张将中国原有经、史、子、文四部分别纳入哲学、史学、文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等西方的分科系统之内。这表明他们
A.复兴国学以抵制西方文化侵略 |
B.对中国文化持全盘否定态度 |
C.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型 |
D.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
20世纪初,一些学校的女生已经开始觉醒,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A.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 |
B.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
C.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
D.出现了较偏激的思想和行为 |
1915年底,梁启超撰文说:“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这说明此时的梁启超( )
①反对民主共和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②思想与时俱进,政治上更趋进步
③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④反对帝制,维护民主共和制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②④ |
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是清朝统治者在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实行的三次自救运动。这三次运动的共同点是( )
①都是学习西方的活动 ②都加剧了社会矛盾
③都推动了政治制度变革 ④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1905年,粱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指出:“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梁启超提出的“中华民族”这一概念( )
A.进一步推动了变法的发展 |
B.是传统“华夷”观念的延续 |
C.适应了当时“排满”的反清革命 |
D.丰富了“民族主义”的内涵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