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以夷制华’。”近代中国由“以夷制夷”向“以夷制华”的转变,反映了
A.民族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 B.清政府逐步成为西方侵华的工具 |
C.列强侵华策略的重大改变 | D.中国外交自主性逐渐丧失 |
《海国图志》远远不止是一部地理著作,如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远非一部生物学著作一样。它引领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显示着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眼光和气度。梁启超说:“治域外地理者,(魏)源实为先驱。”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
A.《海国图志》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
B.魏源被人们看成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C.魏源是第一个系统地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人 |
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冲破了传统的夷狄观 |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的
A.魏源《海国图志》 |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
C.林则徐《四洲志》 | D.顾炎武《日知录》 |
清末某著名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A. | "求富""自强" | B. | "师夷长技" |
C. | "中体西用" | D. | "民生主义" |
《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A. | 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 B. | 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
C. | 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 | D. | 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中写道:“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中国试图赶上这次发展的机遇,但最终失败。”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清末“新政” |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师夷……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则其在中国历史上关系不得谓细也。”又赞誉说:“中国士大夫之稍有地理知识,实自此始。”“治域外地理者,源实为先驱者。”他称赞的是( )
A.王夫之 | B.魏源 |
C.王韬 | D.郑观应 |
林则徐说:“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林则徐( )
A.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
B.对中国战败的原因认识非常深刻 |
C.认为中国有能力战胜英国 |
D.认识到中国军事武器和技术的落后性 |
趋势更新、与时俱进是时代赋予发展者的历史使命,在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下列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③“师夷长技以自强”
④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②③①④ | D.①③④② |
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深化,其中“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的思想状况得到改变的根本原因在于
A.西学东渐成为时代潮流 | B.清政府创办了先进的军事工业 |
C.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 D.维新变法运动的大规模开展 |
“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其予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恃人力。”以下对该观点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的内容 |
B.是“中学”与“西学”碰撞的客观结果 |
C.倡导该观点的应是资产阶级 |
D.该观点更加倾向于在中国传播“西学” |
“对传统文化心态的挑战,迈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指的是近代中国人提出了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B.“师夷长技以制夷” |
C.“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
D.“民主与科学” |
中国近代由守旧到革新的历程非常艰难,几乎每走一步都会经历新旧文化的激烈交锋,如在由“夷务”到 “洋务、西学”的演变过程中就曾经出现了激烈对抗的两个派别,他们分别是
A.抵抗派和投降派 | B.洋务派和顽固派 |
C.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派 | D.维新派和激进派 |
在中英两国进行的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激于道义”的代表在决战后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师夷长技以自强” |
C.“贵华夏、贱夷狄” | D.加强海防建设 |
晚清时期,部分官僚士大夫讲求“实学”,“经世致用”开始表现为“精于机器”“性喜制造”,这反映的思想观念是
A.工商皆本 | B.师夷长技 | C.实业救国 | D.立宪改良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