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思想的萌发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阙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下列关于洋务运动失败主要原因的分析不符合郑观应观点的是:    

A.郑观应认识到了社会制度层面的“体”与科学技术层面的“用”之间不是等同的关系。
B.郑观应认识到当时中国的落后最根本是社会制度的落后,而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落后。
C.郑观应认识到中国要发展就必须抛弃中国的体和用,不仅要“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而且要“议政于议院,以民主共和,谋定而后动”。
D.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遗体求用,舍本逐末,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反映了当时有些人对中国落后原因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撰文指出:“林则徐仅仅只是旧时代的精英”,“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此观点意在说明

A.林则徐仍然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代表
B.林则徐的思想主张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
C.林则徐是主张学习两方的先进思想家
D.林则徐是晚清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最有可能是(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瀛环志略》 D.《中外纪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中国人在诗文中将西方人称为“夷”。过了二三十年,这些人的诗文再版发行时,“夷”都改为“洋”了。这个变化反映了(     )

A.中国社会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中的平等观念
B.中国知识界已经意识到了西方对中国的优势
C.“西学”通过洋务运动已成中国思想界主流
D.中西之间已经实现了相互的尊重与和平共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们说的三千年来一大变局,不是在鸦片战争的当初就感觉到了的,而是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才开始认识的。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B.中体西用观念的逐步形成
C.“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D.民主科学思想的高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中指出:“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相背离 B.科技变革与政治变革相脱离
C.中体西用与近代工业相冲突 D.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矛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托古改制
C.变者天下之公理 D.祖宗之法不足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6年6月,左宗棠向清廷上奏,他认为“东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陆”“我国家建都于燕,津、沽实为要镇。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星驰飙举,无足当之”。为此,他主张

A.建立海军,加强海防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实业救国,保护商贸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严复在译完《天演论》后指出:“此书之旨,本以救斯宾塞任天为治之末流。其中所论……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这表明严复译书的政治目的是(  )

A.从纯学术的角度介绍生物进化论
B.弥补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的缺陷
C.号召人们顺应优胜劣汰无所作为
D.唤醒国民通过改革而奋发图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

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 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 D.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恭亲王奕曾说:“中国(甲午战争)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这里,奕可能会

A.主张“全盘西化”
B.否定维护旧制度的一切做法
C.要进一步发展近代化
D.提出“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目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

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一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中法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新思想的萌发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