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期间,光绪皇帝“下谕”道:报馆之设,所以宣国是而通民情,必应急为倡办,并颁布了“允许自由创立报馆、学会”的诏令。此间创办的报刊有(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
下图为19世纪法国《小巴黎人》杂志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的历史状况促使( )
A.洋务运动应运而生 |
B.近代化在艰难中起步 |
C.在京举人公车上书 |
D.百日维新变法开始 |
《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与此相比,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A.正好相反 | B.完全相同 |
C.部分相似 | D.三者同步 |
历史学家黄仁宇的撰写甲午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状况时指出:某人“是古典学者,擅于使用古籍里利于改革的文字推陈出新,翻作今朝之标榜”。下列关于“某人”的政治派别、思想主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
B.维新派--君主立宪 |
C.革命派--民主共和 |
D.激进派--民主、科学 |
维新变法时期的梁启超曾说:“中国学人之大弊,治中学者则绝口不言西学,治西学者亦绝口不言中学。此两学所以终不能合,徒互相诟病,若水火不相入也。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体用不备,安能成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梁启超主张中学和西学融会贯通 |
B.梁启超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末 |
C.维新派与洋务派的观点基本一致 |
D.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根本目的相同 |
清末,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的灯谜,如“论伍子胥之为人”,谜底为“议员”;“颈上污尘”,谜底为“领土”;“独行三年丧”,谜底为“专制”;“成汤鸣条之役”,谜底为“商战”等。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
A.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 B.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
C.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 D.体现了追求民主的思想 |
“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海师,何以施展?”这是张之洞对某次战争后所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批判。该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
A.使中国开始走上了学习西方的道路 |
B.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
C.为国人思考制度变革提供历史契机 |
D.使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晚清不少课本以“二十四孝”故事作为教学素材,民国之后逐渐减少,那些愚忠愚孝之举不再成为儿童效仿的榜样,无条件服从不再成为儿童应具备的品质。这主要是因为
A.理学开始遭到批判 | B.中国近代教育起步 |
C.民权和人权意识增强 |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一般说来,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种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是( )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
C.辛亥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派 |
D.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主义者 |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们的相似之处有①都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②主张向西方学习③不反对专制主义政治体制④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