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
A.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 | B.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
C.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
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对柯立芝上述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 )
A.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 B.加剧贫富分化,激化社会矛盾 |
C.压制民意,破坏民主制度 | D.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 |
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下面一则当时美国一对母子的对话反映了哪方面的原因?( )
“妈妈,为什么不生火?”“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为什么没有煤了呢?”“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
A.财富集中在少数人身上 | B.许多部门的生产严重过剩 |
C.证券市场的资金并没有投入生产领域 | D.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 |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 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判断;普罗泰格拉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是
A.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 B.是否民主和强盛 |
C.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 D.是否有“哲学王”来做统治者 |
《宋代官职大辞典》中写道:“干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保证了地方的财政收入,稳定了地方安定局面 |
B.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管理,从而加强对人民统治 |
C.导致对人民掠夺更加残酷,加剧了 社会的矛盾 |
D.削弱了地方割据了物质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 |
罗斯福认为:“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照顾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罗斯福新政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 )
A.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一定补贴 |
B.实行社会保障,增加就业机会 |
C.规定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 |
D.恢复银行信用,保护储户利益 |
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 )
A.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 |
B.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 |
C.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 |
D.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语》终究还是《论语》 |
毛泽东曾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们是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但是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只要它们一天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以合法的地位。”体现此讲话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
A.“一边倒” | B.“求同存异” |
C.“另起炉灶” |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据《中国教育报》载:“六五”(1981---1985)计划期间,我国按照国家统一计划先后派出的留学人员达30500余人。与此相关的热门话题创作的《世界大串联》《出国热潮面面观》《出国出国》等报告文学相继问世。在大小外文书店,《新英汉词典》《新概念英语》《生活日语》等等格外好售。这主要反映出( )
A.复关谈判推动中国人积极学习外语 | B.改革开放使国人日益渴望了解世界 |
C.改革开放后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 D.中国的教育体制开始与世界相接轨 |
右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枚纪念小型张,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A.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工作正在进行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
D.国家“211工程”计划开始实施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