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现代世界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义和团的传单中写道“……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应把鬼子都杀掉……”。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反映了三次工业革命成果被应用到中国
B.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封建主义矛盾的激化
C.说明了义和团不能正确区分外国侵略和近代文明
D.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平和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正确的理解是(  )

A.澳门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方针的首次成功运用
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D.“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实行两种社会制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主法治是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保障。我们民主法治遭到严重践踏的是(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它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突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新格局。”这里的“它”指(  )

A.新中国建立 B.巴黎公社革命
C.十月革命 D.五四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法、美、德在近代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但各国模式又不完全相同,其共同点不包括(  )

A.逐步形成分权制衡机制 B.民意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
C.国家元首拥有行政实权 D.法律规定议会享有立法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法、美、德四国政治制度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成熟的民主政体    ②都实行代议制
③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都体现分权制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评价一项制度:“同才之人先用者,非势家之子,则必为有势者之所念也。”“唯能知其阀阅,非复辩其贤愚”。下列史料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于以贵不以长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涌入世界各地。一位葡萄牙商人说,白银在全世界游荡,直至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像到了它的天然中心。对白银流入并留在中国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①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       ②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
③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④中国仍是世界市场的中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885到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5%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这表明(  )

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困境 D.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决定下表中企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

企业名称
开办年份
停办年份及原因
创办人
直隶磁州煤矿
1875
1883  退股
李鸿章
湖北兴国煤矿
1875
1879  经费无着
盛宣怀
台湾基隆煤矿
1876
1892  亏损
沈葆桢
直隶开平爆矿
1873
 
李鸿章
徐州利国驿煤铁矿
1882
1886  亏损
胡思燮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自然经济的抵抗
C.封建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定位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上世纪90年代以前强调革命史观(反封建反侵略斗争),近些年来强调现代化史观(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势)。以下不能同时体现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是( )

A.太平天国提出的《资政新篇》 B.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抗日战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反映了统治者逐渐重视廉政建设
B.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层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加深
C.古代重视对基层官吏的提拔任用
D.选官制度的变化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

时期
两宋
明清
比例
51%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拨和公平、公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现代世界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