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天津条约》第50款条文规定:嗣后英国文书,具用英文书写,仅在三年之内,可以附有汉文配送。这样的条件下设立的新式学堂创设之初是为了解决清政府需要“通事”和“译员”的当务之急,在此目的下京师同文馆的课程侧重于“西文”和“西艺”,并采用西方的教学制度,实行了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洋务派所兴办的新式学堂都由于洋务派官僚在进行洋务实业运动过程中根据需要而设立,由各地方政府官僚进行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经费由地方政府官僚自行解决,中央政府没有形成统一的经费保障政策,这就使得经济落后的地区,新式学堂难以设立,并且所设立的学堂规模也较小。
材料二 1871年,明治政府创设文部省。1872年,制定出《学制》。《学制》第一章至第七章将全国划分为八个大学区,每区设一所大学,每一大学区分为32个中学区,每中学区设中学一所,每一中学区分为210个小区,称为小学区,每一小学区设小学一所。第五十二章规定,学生如缴纳学费有困难者,可以借贷,但学成后要分期偿还或出具保证书,以为官方义务供职的方式偿还(离校5年后分期偿还,如因病死亡则免还),这就给贫困学生就学提供了经费的保障,有利于普及教育的开展。明治维新教育改革重视对儿童文化教育,使得小学入学率迅速上升。1873年,小学入学率为28.1%,1899年达到70%,1905年达到96%。1907年,虽然把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六年,入学率并没有因此下降,而是上升到98%,1925年,更达到99%,几乎是百分之百。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胡茂波《洋务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教育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7分)
义和团运动兴起之前其口号是“反清复明”;兴起之后其口号是“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余部又提出了“扫清灭洋”,下列对这一口号的变化认识不正确的是
A.农民阶级开始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斗争 |
B.民族矛盾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
C.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不断加深 |
D.义和团没有科学的斗争目标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
C.太平天国,甲午战争,辛丑条约 |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
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辛丑条约》签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上述材料表明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A.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 | B.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财政 |
C.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财赋减少 | D.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 |
有学者认为,20世纪初三种可能影响中国走向的力量:孙中山所代表的革命派;袁世凯所代表的北洋派;以张謇、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这三种政治力量虽然基本上没有共识,但实际上三派同源,都起源于同一个起点。这里强调的“同一个起点”是
A.鸦片战争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
B.甲午中日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带来的巨大影响 |
D.辛亥革命后军阀社会的动荡不安 |
《新全球史》指出:“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可是到了明朝早期,科技革新的速度放缓了。”造成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政府看重政治和社会的稳定胜过科技革新 |
B.充足和稳定的技术工人保证了劳动力来源 |
C.八股取士造成科技人才配置严重失当 |
D.中国古代传统科技观念重经验轻创新 |
唐人柳冲说:(隋)罢乡举,离地著,尊执事之吏,于是乎士无乡里,里无衣冠,人无廉耻,士族乱而庶人僭矣。”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以科举取士剥夺了士族特权 | B.王朝面临庶人僭政危机 |
C.士族与庶族社会地位变迁 | D.秩序混乱,社会风气破坏 |
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鎛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
A.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 |
B.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 |
C.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 |
D.唐朝的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材料四: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者(军机大臣)亦只供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2)据材料二、三分析,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
(3)依据材料四,指出军机处的职能,它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4)综合材料二、三、四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
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南斯拉夫等国发起 |
B.它的兴起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C.由英国等国发起 |
D.它反映了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维护国家主权 |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 | B.《四月提纲》 |
C.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
A.日内瓦会议 | B.万隆会议 |
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③两岸“三通”终于变成了现实
④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A.①④③② | B.①②③④ | C.②①③④ | D.①②④③ |
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五四起风雷遵义定决策卢沟燃烽火挺进大别山 |
B.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 |
C.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挺进大别山 |
D.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