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对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 | B.巩固了工农联盟 |
C.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 | D.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列宁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说过:“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这说明:
A.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倒退 | B.新经济政策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
C.要建立社会主义,必须先发展生产力 | D.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政策 |
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深远影响是
A.平息了农民不满余粮收集制而发动的暴动 |
B.改善了人民的极端困苦的生活 |
C.恢复了国民经济 |
D.探索了一条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
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计划这一看法的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④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看问题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 | D.①④ |
导致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的主要原因是 ( )
A.党在农村基本任务的变化 |
B.新经济政策损害了农民积极性 |
C.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 |
D.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 |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破裂。”上述材料中的描述比较符合战后初期哪两个国家的关系( )
A.美英 | B.英法 | C.中苏 | D.美苏 |
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A.余粮收集制 | B.企业国有政策 | C.粮食税 | D.劳动义务制 |
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新政的相似之处是:(1)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2)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3)最主要的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4)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恢复农业
A (1)(2)B(1)(3)C(2)(3)D(2)(4)
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
A.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
B.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 |
C.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
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 |
下列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为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引发的危机 |
B.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 |
D.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
世界历史的发展表明,各国实现的现代化的道路既各具各色又具有共同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就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的模式”所具有的突出特点以及后来僵化的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4)三则材料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结合材料,概括指出这两种现代化道路的相同之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党纲里却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的任务》
材料二: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
材料三:改造小农,改造他们整个心理和习惯,是需要经过几代的事情。只有有了技术,只有在农业中大规模地使用拖拉机和机器,只有大规模地实行电气化,才能解决这个关于小农的问题,才能使他们的可以说全部心理健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根本地和非常地改造小农。
——列宁《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经济政策”指什么政策?从材料看,当时布尔什维克党把它作为在什么时期内实行的政策?反映的是什么指导思想?
(2)材料二、三中列宁认为提高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主张什么经济政策?有何时间限度?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也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对巩固工农联盟起到主要作用的措施是
A.废除食物配给,实行商品买卖 |
B.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向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
C.允许恢复部分小型的私有企业 |
D.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