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说:“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下列引言与“尝试”相符的是
A.“应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
B.“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 |
C.“不关心个人利益,是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 |
D.“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 |
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 | 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
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 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 |
《一部颠覆性著作:〈二十世纪俄国史〉》,小标题共八个:一、列宁是否利用了德国资助;二、关于十月革命;三、关于罗曼诺夫皇族的命运;……五、“星期六义务劳动”;六、“全盘农业集体化”;七、苏联的文化革命,造神气氛中的高尔基……
下列对相关小标题的含义解读不正确的是
A.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
B.“星期六义务劳动”反映了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急迫思想 |
C.“全盘农业集体化”实现了农村经营方式的变革 |
D.造神气氛中的高尔基生活在二战时期 |
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相互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古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历程中遥遥领先,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
(1)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古代中国科技“中学西传”的具体史实,并指出对西欧历史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4分)
(2) 概述材料二中,西方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表现和呈现出的特征。(6分)
材料三 西欧的殖民扩张给整个世界带来极大的改变,伴随着整个世界经济联系的增强,世界各个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渗透也加强了,比如西学东渐,东学西渐之类。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逐渐增强的表现,并概括其特点。
材料四 昊于廑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十月革命以后,“历史上就出现一个与资本主义
工业世界相对立的、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消灭阶级剥削……的世界——20世纪的历史,是这两个工业世界内部变化和相互竞争的历史。”
——钱乘旦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二三十一年代,列宁、罗斯福是如何执行现代化方式的.(3分)对后来历史的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五 在探索中国崛起的道路上,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旋、国
家的长处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义,新时期中国又是如何学习西方长处的。(7分)
材料六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学”的一些思想有利于解决世界现代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因此,“中学”日益重新受到世界的关注。
(6)请举两例简要说明“中学”中哪些思想有利于解决世界现代化发展中砸临的问题。(2
分)
(7)综上,谈谈你对文明的认识。(2分)
苏联历史上,曾有法令规定:“当人民在挨饿,当失业现象日益严重的时候,凡是隐藏一普特余粮的人,凡是使国家损失一普特燃料的人,都是最大的罪犯。……”这一法令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
苏联解体十余年来,在俄罗斯社会和广大历史学家的意识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
材料一 吴恩远在《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评价的一些新观点》中指出: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判断这个“放弃”正确与否,不能仅仅看他是否符合列宁的教导,而要看它是否合乎当时的实践。
2003年3月4日,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俄罗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作家)在《苏维埃俄罗斯报》发文说,“考虑到具体历史条件,考虑到人员等情况,斯大林为首的领导是按最佳方案行动的。环境本身迫使他们采取那样的行动。”他称斯大林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
材料二 由俄罗斯教育部审定的《20世纪祖国史》中对赫鲁晓夫有这样的评价: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
材料三 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等)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
问题:
(1)材料一、三主张应主要从哪些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角度分析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3)简述“戈尔巴乔夫等”是如何“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再也容纳不下它所焕发出来的生产力;资产阶级的关系太狭隘了,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1895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材料二 随着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萌发与扩散,落后的东方国家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需要。落后国家是不是必须经过资本主义阶段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是这些国家马克思主义者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列宁把马克思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俄罗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外的广大地区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运动。
——《列宁对马克思的继承与发展:关于列宁主义的再认识》
材料三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创始以来,干了三件失事。第一件大事是,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第二件大事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三件大事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7期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变化及其依据。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列宁是如何把马克思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俄罗斯的。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实践和理论成果,并谈谈你从中得出的认识。
列宁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十月革命“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的含义是( )
A.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来夺取政权 | B.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的现代化 |
C.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 D.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
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
B.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 |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 |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邓小平的这个观点( )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
D.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
一种观点认为:“急于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倾向在十月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曾得到很大发展,其集中表现是执行于1918年至1921年初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这一政策之下……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部余粮由国家强行征购。”这一观点实际上
A.把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归结为苏俄激进 |
B.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
C.忽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制定的内在原因 |
D.是对余粮收集制度的非理性判断和否定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报道:2000年12月31日,也即20世纪最后一天,在莫斯科红场上,数以千计的俄国人排着长队,前往列宁墓瞻仰列宁。而在此前不久所举行的一次关于俄罗斯“世纪风云人物”的调查中,列宁名列榜首,他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
——人教版教材历史《选修4》
材料二毛泽东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被俄国人民推举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列宁在提高俄国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又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2)邓小平为什么说“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3)列宁和毛泽东都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请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由此体现出的共同的精神品质是什么?
1921年美国人哈默用苏俄的皮毛和鱼子酱,换取美国的小麦,受到列宁的接见,成为苏俄承租石棉开发合同的首位美国人。1979年,应邓小平的邀请,哈默又成为第一个乘坐私人飞机访问中国的西方企业家。两国如此优待哈默的共同背景不包括( )
A.以农业为突破口的改革已经开始 |
B.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都经历了从不清楚到清楚,由浅到深的过程 |
C.清晰的认识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市场的调节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
D.经济上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都有尽早摆脱经济困境的呼声和要求 |
1920年冬,列宁发现“广大农民群众不是自觉地而是本能地在情绪上反对我们”。这意味着当时列宁认识到了( )
A.农民群众思想认识的落后性 |
B.国内外局势的严重性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 |
D.农业集体化的片面性 |
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这表明他
A.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 B.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
C.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 | D.肯定了应对战争局势的新措施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