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苏俄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030万公顷,比1920年少690万公顷,只及其1913年的85%。此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地积极性
B 国内战争使农业生产形势日益恶化
C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D 苏俄工业化发展,工业反哺农业所致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新”的主要含义是
A.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 |
B.用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
C.禁止商品买卖 |
D.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 |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1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是因为
A.扩大集体农庄自主权 | B.国家无代价征收余粮 |
C.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 D.农民可以自行处置余粮 |
1920年,苏俄一位农民想在车站出售一部分粮食,被政府相关人员发现后,结果是
A.受到表彰鼓励 | B.被上缴没收 |
C.被指定到市场销售 | D.不管不问 |
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部分的恢复了资本主义经济,不但没有受到工人和农民的反对,反而得到了他们的拥护和支持。这表明
A.俄国不存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 |
B.新经济政策和俄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 |
C.广大工人和农民不希望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
D.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要恢复以前的资本主义经济 |
图2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其中导致1921~ 1925年粮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
D.农业集体化政策 |
十月革命后,为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苏维埃政权,苏俄采取的政策是
A.推行集体农庄制 | B.新经济政策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D.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
苏联漫画家摩尔的作品《救命》,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农民的骷髅化,其背后的“麦穗”已经干瘪萎缩。这幅漫画意在表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剥夺,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
B.新经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人民热烈欢呼 |
C.农业集体化损害农民利益,遭到人民反对 |
D.人们对高度集中斯大林模式的不满 |
下表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B.提高了农产品产量 |
C.新经济政策符合俄国的国情 | D.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
“政府完全禁止私人买卖粮食。在当时粮食匮乏的情况下,国家必须以有限的粮食资源来满足前线和城市居民的需要,禁止投机分子通过粮食买卖来使个人发财致富和扰乱民众。”与这一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有必然联系的是( )
A.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C.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 D.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共同点是( )
A.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B.都从当时实际国情出发 |
C.都为粉碎帝国主义进攻创造了物质条件 |
D.都体现了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 |
某一班级的授课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创设了如下四段历史情境,让学生判断正确与否。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
A.1919年的俄国工人的吃、穿、用国家统一配给,不用自己花钱去买 |
B.1918年,俄国工人的工作积极性高涨,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
C.1920年的俄国农民状况很糟糕,农民辛辛苦苦打下的余粮都交给国家,不许卖 |
D.1922年,一对俄国农民夫妇兴高采烈地将余粮拿到市场上卖,买回生活必需品 |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是
①国家掌握着经济命脉 ②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已被粉碎
A.①②均正确 | B.①②均不正确 |
C.①正确,②不正确 | D.①不正确,②正确 |
苏俄1918年开始推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实行余粮收集制 |
B.国家先后将大中小企业基本上收归国有 |
C.取消自由贸易 |
D.国家根据个人贡献的大小实行按劳分配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