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
A.农业上大规模种玉米 |
B.一味发展重工业 |
C.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
D.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
苏联解体以后有一个民意调查。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综合社会研究所在全俄进行了有代表性的问卷调查,让受询者对俄罗斯五个时代——1917年以前的俄罗斯,斯大林时代,勃列日涅夫时代,叶利钦时代,普京时代进行评价。调查结果,勃列日涅夫时期有4项正面指标得分最高,其中最不可能的是
A.有社会保障 | B.科学与技术有成就 | C.工业强大 | D.有公民和政治自由 |
自1956年苏联进入改革时代后,改革的过程进中有退,反复无常,最后改革变成了改向,导致了苏联瓦解。就本质而言,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 B.重点放在农业上 |
C.关注工业体制的改革 | D.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
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面的好心了,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中的“他”应是( )
A.斯大林 | B.戈尔巴乔夫 | C.赫鲁晓夫 | D.勃列日涅夫 |
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到1979年,联合公司达3947个,参加的企业共有17516个。这一措施
A.是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 |
B.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 |
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
D.拉开了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 |
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中说:“改革就意味着坚决果断地破除已形成的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东西,破除经济管理中的陈旧制度和思维上的教条主义的清规戒律。”这主要表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A.将以政治改革为突破口 | B.试图利用市场调节经济 |
C.将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 | D.宏观决策出现重大失误 |
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之后,才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充分尊重。”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 B.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原有的模式 |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 D.打破了原有的公有制形式 |
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革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尔巴乔夫( )
A.没有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
B.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
C.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歧途 |
D.缺乏从政经验和政策,个人独断 |
下图为1953~1983年苏联的GDP增长率和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对此评价正确的有( )
①赫鲁晓夫改革推动了1958年的迅速增长
②冒进、瞎指挥及气候等因素导致1963年的负增长
③“新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1973年的成就
④戈尔巴乔的改革导致1983年的负增长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下面是美国人加里曼访问苏联时与当时的苏联重要领导人柯西金(1904年~1980年)的一段对话:
加里曼:在地方上我同企业领导和官方代表谈话时,我注意到,他们对不久前工业领导安排上进行的变动都感到满意。
柯西金:是的,我们大家都对这次改革结果感到满意。
加里曼:您是指最近进行的工业权力下放吗?
柯西金:我们将加强发展国民经济委员会体系,这个体系使工业管理权力下放同国民经济中央计划相协调。
这段对话针对的是
A.新经济政策 | B.斯大林模式 |
C.赫鲁晓夫改革 |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赫鲁晓夫在上台之初说:“我们共产党员……好像是布道的神父,许诺说天上有个天国,可眼下却没有土豆吃。……我们又不是神父,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应当在地面上给予这种幸福。”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经济体制 |
B.赫鲁晓夫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
C.表明赫鲁晓夫试图改变苏联农业的落后状态 |
D.表明赫鲁晓夫要废除农业集体化 |
美国学者指出:苏共的垮台和苏联的剧变,是“一次来自上层的革命,旧统治集团中的主体部分自行背叛了以往对自己借以统治的体制的忠贞,掉头而去”。这主要是指( )
A.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
B.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
C.苏联实施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错误 |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放弃社会主义的原则 |
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改造”的措施是
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
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 |
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
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是许多百姓家里的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有人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这从根本上说明
A.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有活力 | B.斯大林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
C.苏联忽视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 | D.苏联的科技和工业水平极端低 |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在会上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这一事件也影响到了中国。吴冷西在《忆毛主席》中这样写道:“赫鲁晓夫这次揭了盖子,又捅了篓子……”对“揭了盖子”解析正确的是
A.彻底摆脱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束缚 |
B.破除了对斯大林一切都是正确的迷信 |
C.苏联放弃与美国的对抗 |
D.苏联走上了全面纠正错误的斯大林模式之路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