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戈尔巴乔夫改革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邓小平说:计划和市场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才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下列各项中不符合邓小平观点的是(       )

A.苏俄新经济政策 B.苏联赫鲁晓夫的改革
C.中国沿海的开放 D.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为苏联主要农产品年平均产量表(单位:万吨),这一时期苏联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

年代
粮食
肉类
奶类
1951一1955年
3850
570
3790
1961一1965年
13030
930
6470

 
A.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B.加快农业全盘集体化
C.改革农业管理体制                   
D.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 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谁不加入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俄]格·阿·阿尔巴托夫在《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作者通过这段材料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

A.着重于解决苏联存在的根本问题 B.实际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着力于批判个人崇拜 D.全盘否定了斯大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版本高中历史课本的单元内容如下,此单元内容最适合的标题是(    )
第33课 现代化在英国的启动……166
第34课 现代化在欧洲的扩展……171
第35课 现代化在北美、东亚的扩展……177
第36课 20世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与改革……182
第37课 苏联现代化道路的探索……187
第38课 发展中的新兴大国……193

A.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B.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
C.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D.现代化的不同模式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苏联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B.苏联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C.苏联农民思想觉悟水平太低
D.苏联为发展工业,对农村和农民索取太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953年到1964年间,苏联的钢产量从3810万吨增加为8500万吨,煤产量从3.2亿吨增加为5.5亿吨,石油产量从5280万吨增加为2.23亿吨。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卢布。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

A.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
B.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
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对集体农庄进行改革;“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这两种措施都(    )

A.是对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B.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D.具有领先世界的特殊地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5年起,苏联的农业形势有所好转,粮食供应不足情况得到改善,其原因包括(   )
①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扩大
②农业税削减,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
③大规模垦荒和种植玉米
④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教授曾撰文写道:“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

A.适应时代需要,获得成功
B.能够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美国人加里曼访问苏联时与当时的苏联重要领导人柯西金(1904年~1980年)的一段对话:“加里曼:在地方上我同企业领导和官方代表谈话时,我注意到,他们对不久前工业领导安排上进行的变动都感到满意。
柯西金:是的,我们大家都对这次改革结果感到满意。
加里曼:您是指最近进行的工业权力下放吗?
柯西金:我们将加强发展国民经济委员会体系,这个体系使工业管理权力下放同国民经济中央计划相协调。……”这段对话针对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9年11月26日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说:“如果说在初期我们认为这基本上指的是纠正社会机制的部分扭曲现象,只是完善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已经完全定型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说,必须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这意味着苏联改革

A.全面推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B.全面否定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91年12月25日辞职时发表的电视演说里谈到:“……所有局部的改革(已为数不少)均先后以失败而告终。”这些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

A.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与美国争霸拖垮了苏联经济
C.历次改革在政策上缺乏延续性
D.历任国家领导人专断独行,政治生活僵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戈尔巴乔夫改革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