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吴于廑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十月革命后,“历史上就出现一个与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相对立的、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消灭阶级剥削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工业世界”,20世纪的历史,是这两个工业世界内部变化和相互竞争的历史。
—— 钱乘旦《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
请回答: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美国各是采取怎样的“现代化执行方式”的?
(2)概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苏联和美国为代表的两个工业世界内部变化和相
互竞争的历史。
(3)通过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两国发展现代化所采取的方式及五十年代以来两国内部变化的史实,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15分)阅读史料和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保持活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从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与苏联都加快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步伐,但两国改革策略与结果却有很大差异。当前,中国的改革正需要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请回答:
(1)图1中的人物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处理经济与政治改革的关系上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在这一决策指导下,确立了哪些新的经济体制(或制度)?(8分)
(2)图2和图3中的人物都主持了苏联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有哪些? (4分)
(3)从苏联改革失败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借鉴哪些经验和教训?(3分)
根据下列材料和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建立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材料二: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这种高度集中地计划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地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材料三:从美国爆发的危机,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演变为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这场危机持续时间也相当长。直到1933年,美国等国才陆续走出危机阴影。危机的破坏性特别巨大,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资本主义世界笼罩在空前绝望的情绪中,甚至有人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有什么特点?首先发生在哪一个国家?罗斯福总统采用怎样的模式来应对经济危机?
(2)根据材料一、二苏联的斯大林模式有何特点?你认为斯大林模式有什么弊端?
(3)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对此,苏联有那三位领导人先后进行了改革?
(共20分)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有成功也有失误。
材料一:列宁逝世后,苏联党内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多次发生争论。20年代末斯大林和另一位苏联领导人布哈林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下面是双方的主要观点:关于工业化问题布哈林认为,在工业化过程中,国民经济要平衡发展,否则也会出现经济危机。
斯大林认为,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社会主义则是从重工业开始;工业化必须高速度,因为帝国主义仇视社会主义,战争不可避免,需要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布哈林认为,群众消费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斯大林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前进的动力,通过进行阶级斗争推动经济建设。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Ⅱ(岳麓书社)
(1)概括提炼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观点。(4分)在斯大林思想的指导下,苏联形成了什么发展模式?(2分)
材料二:10月13日在我国掀起了一个群众运动,这个运动的崇高目标是纠正错误,保卫民族独立和主权,纳吉·伊拉雷政府的软弱以及钻入运动中的反革命分子的日益得势,
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成果,我们的工农政权和整个祖国的生存面临危险。
《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告匈牙利人民书》(1956年)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匈牙利改革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在经济领域改革的主要环节是什么?50—80年代东欧各国改革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人民日报》社论 1978年12月25日
(3)根据材料三回答1978年后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的根本目的。用农村和城市改革的史实说明怎样“改革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倍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都选自《梭伦的诗歌》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路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势力…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3)请你根据相关知识和材料三的漫画观点,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对不同国家不同改革的综合认识。
经济改革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稳定、繁荣社会。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能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
──罗斯福
(1)根据资料一,这番话为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说。请问:他的这番话是在什么严
重局势下说的? 目的何在? 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资料二
即使在常常可以享受特权的莫斯科,顾客们也不能保证买到他们所需要的肉,蛋和家禽也缺货。……现在是春天了,但一如既往,蔬菜缺货……
我相信,只要我们改变我国经济工作的优先次序和组织结构,为我们的公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食品和消费品,我们就能成功地同资本主义竞赛。
──摘自《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
(2)根据资料二,这番话为赫鲁晓夫下台后所说。那时,苏联谁主政? 这番话说明了什么现象? 你怎样认识赫鲁晓夫的反思?(注意:不得抄原文)
资料三
“房子大了,道路宽了,村民富了,我也能带着孙子到首都北京天安门圆我祖孙二人的梦了。今天更令我高兴的是,我们中国人还能上太空了。”在神舟六号成功飞天之日,一位见证了改革开放全过程的四川老人,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中华大地已经和正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摘自《改革开放30年》
(3)根据资料三,四川老人这番感慨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他的家乡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苏联解体十余年来,在俄罗斯社会和广大历史学家的意识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
材料一 吴恩远在《俄罗斯最新历史教科书关于苏联历史评价的一些新观点》中指出: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判断这个“放弃”正确与否,不能仅仅看他是否符合列宁的教导,而要看它是否合乎当时的实践。
2003年3月4日,亚历山大·季诺维耶夫(俄罗斯哲学家、社会学家和作家)在《苏维埃俄罗斯报》发文说,“考虑到具体历史条件,考虑到人员等情况,斯大林为首的领导是按最佳方案行动的。环境本身迫使他们采取那样的行动。”他称斯大林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
材料二 由俄罗斯教育部审定的《20世纪祖国史》中对赫鲁晓夫有这样的评价: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
材料三 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等)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
问题:
(1)材料一、三主张应主要从哪些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角度分析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3)简述“戈尔巴乔夫等”是如何“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的?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的发展探索与剧变过程,说明了其发展模式存在严重缺点。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列宁和斯大林时期,苏联是如何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2.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的侧重点各在哪个领域?为什么都以失败而告终?
3.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纲领是什么?后来是如何实施的?
4.从苏联改革的措施和结果中,你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注意哪些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 —摘自《苏联的共产主义》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摘自《世界历史》杂志
材料三 1957年7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又通过决议,从1958年1月起取消农庄庄员和其他个人副业的各种农产品的义务交售,代之以支持较高价格的国家收购,在政府的扶植下,家庭副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958年同i953年相比,个人副业生产的肉增加33%,奶增加27%,蛋增加44%,羊毛增加9l%。
材料四 1953年至1964年,农庄数日从93 300个减为38 300个,平均每个农庄的农户从1950年的不到100户扩大到1965年的426户。与此同时,出于部分农庄转为农场,加上在垦荒区建立的农场,使得国营农场的总数从1953年的4 857个,增加到196-~年的10 100个。……(农庄) 还是集中劳动,按劳动日分配,吃大锅饭。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当代史》
材料五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未完全弄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后来苏联僵化了。……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予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摘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从列宁到赫鲁晓夫时期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认识的演变及其实践效果。
(2)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什么突出特点?这种观点与上述几则材料有何联系?
中国足球队在淘汰了阿联酋、卡塔尔、乌兹别克斯坦等对手后,进入了世界杯决赛圈。假如时光倒流,回到1989年第14届世界杯的亚洲区预选赛,在上述的球队中我们与 交手的可能性一定为零。理由是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为提高粮食产量开始大规模的垦荒工作和推行“玉米运动”。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40周年时,他提出在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赫鲁晓夫的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离开城市前去垦荒的人们
请回答:(1)赫鲁晓夫推行大规模的开荒工作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玉米运动”推行后,许多地区种植的玉米不结穗。导致计划破产。原因是
(3)赫鲁晓夫提出“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从政治学角度出发,它违背了 ,得到什么认识?
(4)从气候条件分析,与美国相比苏联农业不稳定的原因?
(5)赫鲁晓夫改革为什么以失败而告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3年9月,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后,曾说:“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和苏联之间持久的友好关系,对巩固和平有重大意义”。他也曾对美国记者坦率地说:“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材料二:1959年9月,赫鲁晓夫前往美国访问。最后,在马里兰州的总统疗养地戴维营进行了两天的会谈,会谈公报中说:“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和(美国)总统一致认为,这些会谈对于澄清双方在一系列问题上的立场都是有益处的。……一切没有解决的国际问题都不应当通过武力的办法来解决,而应当通过武力的办法来解决,而应当通过谈判来解决”。会议产生了“戴维营精神”式的美苏缓和。一般认为,他的美国之行未产生什么实际效果,但他认为这本身就给人以美苏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印象。
材料三:美国和苏联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 国家 |
1955年 |
1960年 |
1965年 |
1970年 |
1975年 |
美 国 |
3973 |
5035 |
6834 |
9778 |
15057 |
苏 联 |
1530 |
2280 |
3290 |
5160 |
8660 |
材料四:1964年上台的勃列日涅夫执政后,苏联在军事战略方面的指导思想是既准备打核战争,也准备打常规战争;既准备打有限核战争,也准备打局部常规战争;强调“进攻性”和“先发制人”、“突然打击”。
材料五:美国和苏联1968年、1978年在战略核武器和常规武装力量方面比较表
国 家 |
年 份 |
洲际导弹 |
潜艇 发射导弹 |
战略 轰炸机 |
核弹头 |
美 国 |
1968年 |
1054枚 |
656枚 |
545架 |
4300枚 |
1978年 |
1054枚 |
656枚 |
432架 |
11000枚 |
|
苏 联 |
1968年 |
858枚 |
121枚 |
155架 |
1300枚 |
1978年 |
1400枚 |
1015枚 |
135架 |
4500枚 |
国 家 |
年 份 |
现役 武装部队 |
坦 克 |
战术飞机 |
水面舰艇 |
美 国 |
1968年 |
350万人 |
8500辆 |
5100架 |
360艘 |
1978年 |
210万人 |
10500辆 |
4500架 |
172艘 |
|
苏 联 |
1968年 |
340万人 |
32400辆 |
4000架 |
320艘 |
1978年 |
440万人 |
50000辆 |
4600架 |
240艘 |
材料六: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了以军备控制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这一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为苏联的“加速发展战略”创造和保持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为此,提出对外战略的“新思维”,认为在核时代“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者”。1985、1986、1987年,戈氏与里根三次会晤,并于1987年12月8日在美国白宫的东厅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即《中导条约》。它是出现核武器以来的第一个削减核军备的协议。
结合材料回答:
(1)赫鲁晓夫时期与斯大林时期相比,对外战略上有何重大变化?
(2)勃列日涅夫时期与赫鲁晓夫时期相比,对外战略有何变化?根据材料三、五,指出这一变化的原因。
(3)70年代,美国对外战略有何变化?原因有哪些?
(4)80年代中期苏联战略有何重大变化?变化的客观原因何在?
(5)上述材料中苏联对外战略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电力与核能的广泛应用分别是第二次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就。请结合下列图片与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图1 田纳西 图2 第聂伯河水电站
河水利工程
图3 法国国 图4 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
营企业核电站 阅兵式上展示的洲际导弹
(1)图1与图2分别反映了20世纪哪两个国家兴建的水利工程?结合当时两国历史背景,分析这两个国家兴建上述水利工程的原因有何不同?
(2)图3与图4反映当时西方与苏联的经济建设分别有何特点?
(3)图1与图3、图2与图4所反映的历史分别有何内在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
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由于苏联实行控制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苏联人的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平方米,为西方国家的50%;第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什么问题?
(2)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为解决苏联社会存在的问题,50年代以后,苏联曾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结果如何?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