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顺治十八年八月,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垣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当时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避免海难发生 | B.防止鸦片走私 | C.杜绝西方思潮 | D.严控对外联系 |
明清海禁政策的主要危害包括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③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④造成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纂要•卷七》中这则史料反映出当时统治者推行的政策是( )
A.重文轻武 | B.重本轻末 | C.闭关锁国政策 | D.避战自保 |
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A.天津地区 | B.上海地区 |
C.苏杭地区 | D.珠三角地区 |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航证明书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 | B.加强外航海船管理 |
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 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 |
《五行大义》(隋朝)社会等级排序:仕 庶 农 商 工;《二十五等人图》(唐朝)社会等级排序:士 工 庶 农 商。对以上两文献中社会等级的排序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
A.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彻底变化 | B.工匠身份在唐代未发生明显变化 |
C.唐朝放弃了农本政策 | D.仍然受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影响 |
人们常把做事不分轻重主次称为“本末倒置”,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统治者的经济思想中的“本”是指( )
A.农业 | B.手工业 | C.商业 | D.文教娱乐业 |
汉高祖曾经令贾(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并用重税困辱他们。孝惠、高后时,仍不准市井之子仕宦为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
A.休养生息政策 | B.禁止经商政策 | C.歧视商人政策 | D.打击商业政策 |
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 | 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商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所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不包括
A.巩固了自给自足小农经济 | B.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 |
C.为秦统一奠定物质基础 | D.根除了土地兼并现象 |
《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
A.严刑峻法 | B.重农抑商 | C.施行仁政 | D.闭关锁国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