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懋可的“高水平陷阱”理论认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就必须全力发展农业技术,以至于欧洲工业革命时,中国农耕技术远远领先欧洲。农业技术的改进所带来的收益完全被新一轮的人口增长所吞噬,而人口的增长又进一步带动农业技术的改进。如此往复。较高的农业水平维持了巨大的人口。明末和清朝的中国遭遇到了资源约束的瓶颈,无法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由此看出,该理论试图分析( )
A.中国小农经济的产生及其地位 |
B.中国农业技术领先欧洲的原因 |
C.中国近代工业产生迟于西方的原因 |
D.中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原因 |
以下不属于清王朝实行抑商和禁海政策的理由的是
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
B.“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妨乱” |
C.“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
D.防范“外夷”和沿海人民的反抗斗争 |
北宋首创“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部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然后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这表明北宋时期( )
A.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 |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 D.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
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材料反映了( )
A.汉代统治者重农抑商 | B.汉代贫苦百姓通过经商致富 |
C.司马迁的重商思想 | D.汉初工商业发展影响农业 |
《史记·货殖列传》载:“《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从材料中可看出,司马迁认为( )
A.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
B.秦汉行重农抑商政策 |
C.耕种、开采、加工、交换,本末有别,轻视商业 |
D.农工商皆本,经济民生 |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
A.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B.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
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
D.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
18世纪,乾隆帝在给英国国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说明:
①乾隆帝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②中国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③英国经济比中国经济落后
④清朝统治者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认为古代政府的抑商政策,“名为抑商,实为抑民间之商而重政府之‘商’”。下列最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秦国禁止弃农经商 | B.西汉盐铁官营政策 |
C.唐朝限制商人科举 | D.明清御用官窑瓷器 |
封建统治者认为“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也认为“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下列政策和措施与上述言论所反映的指导思想的相冲突的是( )
A.商人出不得乘车马,入不得住豪宅 |
B.商人及其子嗣不得入仕为官 |
C.盐铁官营 |
D.工商立国 |
在市的内部,按照出售商品的种类划分为不同的同业组织,称为“行”,仅东市“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很多外国人在西市做生意,西市被称为“金市”;市各占两坊且“向街门户,悉令闭塞”。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种城市商业现象可能出现于( )
A.隋朝洛阳城 | B.唐朝长安城 |
C.北宋东京城 | D.清朝广州城 |
桑弘羊说:“当此之时,四方征暴乱,车甲之费,克获之赏,以亿万计,皆赡大司农。此皆……盐铁之福也。”这段话表明,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的直接目的是( )
A.增加财政收入 | B.抑制富商大贾势力 |
C.管理经济运行 | D.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
1564年,浙江巡抚谭纶上疏称:“闽人滨海而居者,不知其凡几也,大抵非为生于海,则不得食。海上之国方千里者,不知其凡几也,无中国续棉丝帛之物,则不可以为国。禁之愈严,则其值愈厚,而趋之者愈众。”可见当时
A.福建民众唯利是图 | B.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
C.海禁政策遭到质疑 | D.东南沿海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下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 | 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 |
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 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 |
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
A.农业仅赖百工 | B.百工亦为本业 |
C.农工比重适当 | D.农工任其消长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