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提出:广粜(卖出)石二十则伤农,九十则病末。农伤则草木不辟,末病则货不出。故粜高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农末俱利矣。平粜各物,治国之道也。”这里所说的“治国之道”是指( )
A.重农抑商 | B.农商并重 |
C.政府调控物价 | D.自由放任 |
据《管子》记载:“(齐桓)公曰‘请问战胜之器。’管子对曰: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对于“良工”认识正确的是
A.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 B.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 |
C.体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 D.推动了诸侯的争霸斗争 |
封建统治者认为“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也认为“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下列政策和措施与上述言论所反映的指导思想的相冲突的是( )
A.商人出不得乘车马,入不得住豪宅 |
B.商人及其子嗣不得入仕为官 |
C.盐铁官营 |
D.工商立国 |
有学者认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是( )
①重农抑商政策 ②盐铁专营制度 ③实行“海禁” ④兴办邸店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盐铁论》载:“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不给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尉,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由此可见“铸铁官营”的弊端在
A.管理僵化,造成官吏腐败 |
B.产品低劣,影响农业生产 |
C.价格昂贵,加重农民负担 |
D.原料匿乏,市场供应不足 |
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 B.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 |
C.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 | D.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
《史记·货殖列传》载:“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这反映了司马迁
A.主张农工商并重 | B.主张“工商食官” |
C.坚持“重本抑末” | D.肯定“重义轻利” |
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大错”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
A.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
B.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
C.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 |
D.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 |
北宋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迅速贬值,到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白银的使用日益普遍,并最终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获得政府认可。从力推纸币到最终使用白银主要反映了( )
A.“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 B.政府对贸易的控制加强 |
C.中国的银矿产资源丰富 | D.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 |
明朝 “初,盛泽纺绸,乃是农家副业,无所谓工场。(明朝中期)农家织绸,卖于绸庄,为地该农家经济之主要收入,农田收获,反漠视之”。这说明明朝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 |
B.资本主义萌芽普遍深入农村 |
C.城市经济功能开始增强 |
D.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重要补充 |
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
阅读“制度的拉动和滞后效应对小农经济结构影响示意图”。据此判断,晚清时期对经济结构的演进客观上产生拉动效应的国家制度或政策是( )
A.商业专卖 | B.闭关锁国 |
C.开埠通商 | D.实业救国 |
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
A.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C.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 D.经济作物扩大种植 |
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人们生活中开始常用“佃客”、“典计”、“衣食客”等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农业生产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B.战乱使大量人口失去土地 |
C.租佃关系在农村普及 |
D.自耕农经济开始逐步走向解体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