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不以“抑商”为初衷是( )
A.“申禁人民不得出海与外国互市” |
B.“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
C.“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
D.“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 |
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
A.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B.盐酒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
C.实行坊市完全分置政策 |
D.对市场交易已经进行了严格管理 |
【原创】纵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一直是传统主流经济政策。但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也在打压中“自强不息”发展起来,一方面不断冲击着统治者的固有经济政策;另一方面,统治者也逐渐主动给予“宽容对待”。以下对统治者“宽容对待”的认识和理解,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事实上是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破产的鲜明体现 |
B.是古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必然结果之要求 |
C.是商业发展、商人地位不断提高冲击的结果 |
D.是古代中国统治不力,统治者不得已而为之 |
据统计,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国家控制的人口是l699万人,其中纳税人口只有237万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人口猛增,农税锐减 |
B.土地兼并加剧,依附关系松弛 |
C.税收制度混乱,官吏腐败 |
D.经济重心南移,人口大量南迁 |
据史料记载,唐初诏令男20岁、女15岁即要结婚成家。唐玄宗又敕令,男15岁、女13岁,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人口增长 | B.稳定地方秩序 |
C.完善政绩考核 | D.增加政府收入 |
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这一变化表明
A.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 D.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 |
鸦片战争初期,林则徐曾致函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尔等远海蛮夷如此大胆,竟敢藐侮我天国神威。天道其一,容尔等洗心革面,改邪归正。”林则徐如此措辞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军事实力有所增强 | B.深受“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 |
C.看到英国军事上的弱点 | D.战争初期中国取得一定的胜利 |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这反映了
A.开禁政策促成海上贸易发展 |
B.明朝全面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
C.漳州月港成为福建经济中心 |
D.明朝开始出现海外移民现象 |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该法令出台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商贾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 B.提倡粮食节约,严禁商品流通 |
C.稳定市场物价,增强军事力量 | D.调整商业布局,加强户籍管理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西北欧,商人却很有地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财富不断增加,政治权力逐渐增强。在中国,各时代的商人在衣服穿着、武器佩戴、车马乘坐和土地占有等方面受到种种限制。他们运送商品住返各地的作用被看作是非生产性和寄生性的,他们被置于社会等级的底层。”材料不能说明( )
A.商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统治者的态度 |
B.中国的抑商政策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 |
C.西欧商人的政治地位随着财富的增多而不断上升 |
D.中西统治者对待商业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 |
“今背本逐末,食者之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今殴民而归之农,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文帝采纳了贾谊的建议,“感其言,使开籍田,躬耕以劝百姓”。晁错则上《论贵粟疏》,材料中的经济思想( )
A.有利于手工业与商品的发展 |
B.是中国近代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的主要原因 |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快速发展 |
D.使自然经济迅速瓦解 |
明末孙承泽说:“今天下自京师达四方无虑皆用白银,乃国家经赋专以收花纹银为主,而银遂踞其极重之势,一切中外公私咸取给焉”这表明( )
A.明朝时期白银彻底取代了传统铜钱 |
B.花纹银成为市场流通的主流货币 |
C.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白银普遍流通 |
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白银大量使用 |
《史记•货殖列传》载:“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可见,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A.恪守“以农为本”的原则 | B.认为社会分工是自然形成的 |
C.具有浓厚的道德伦理色彩 | D.具有封闭性、保守性的特点 |
韩非子认为:商人乃“邦之蠹也”(蠹,蛀虫)。下列各项与韩非子所持观点一致的是
A.“末富居多,本富居少” | B.“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
C.“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 D.“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