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衣食租税”的土地经营盛行,主要是因为( )
A “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的影响
B 明清政府对工商业的严格限制
C 投资商业风险大
D 经营土地风险小,获利高
据学者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的晚清,却只有6.9%。影响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
A.封建经济日益衰落 | B.市镇经济的发展 |
C.商业环境的恶化 | D.政府实行专卖制度 |
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无法根除的历史现象,其根源是
A.土地私有制 | B.重农抑商政策 |
C.土地买卖合法化 | D.封建经济发展 |
明代著名清官海瑞认为,欲求天下安定,就一定要推行井田制,或者限制地主拥有的土地数量。这反映出明代
A.土地兼并严重 | B.小农经济的弱化 |
C.商品经济发达 | D.井田制得以恢复 |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
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
D.“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 |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正确的有
中国农业的重要指标(1400—1820年)
时间 |
人口(百万) |
粮食总产出(千吨) |
种植面积(百万公顷) |
粮食单产(千克/公顷) |
|
粮食 |
全部作物 |
||||
1400 |
72 |
20520 |
19.8 |
24.7 |
1038 |
1650 |
123 |
35055 |
32.0 |
40.0 |
1095 |
1750 |
260 |
74100 |
48.0 |
60.0 |
1544 |
1820 |
381 |
108585 |
59.0 |
73.7 |
1840 |
①生产工具的革命性变革推动了这时期农业的进步
②重农抑商政策是这时期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③玉米、马铃薯等品种的引进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④人口的增幅快于耕地面积的增幅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与雍正这句话的观点不一致的是( )
A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之
D禁商贩,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
中美两国的首次通商是从1784年开始的。担负首航任务的是一艘被命名为“中国皇后号”(THE EMPRESS OF CHINA)的商船。对此,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皇后号”隶属于清政府
B.该商船当时在中国停靠的港口是广州
C.该史实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的倾向性
D.中美贸易得到了美国联邦政府的许可
一条鞭法和摊丁人亩是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对于他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属于我国赋役史上的重大改革 ②都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③都加强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④都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下图是清朝前期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导致乾隆年间人口骤增的直接原因是
A.清朝管理疆域的扩大 | B.农耕面积大量增加 |
C.地丁银制在全国实行 |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
唐中期均田制的崩溃,这本质上说明了
A.封建土地国有制从此结束 | B.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得到发展 |
C.封建地主经济遭到破坏 | D.唐朝统治的经济基础了生了根本变化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