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高中历史

论文的关键词可以让读者更快地了解论文的主题内容。某篇论文有以下关键词:国家干预、社会保障制度、阿登纳、社会市场经济。这篇论文阐述的是下列哪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

A.德国 B.日本 C.苏联 D.美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苏俄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没有本质区别
C.实事求是人类的共同知识财富
D.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                               
——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联邦政府成立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当市场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就从农产品计划参与者那里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市场价格,反之则通过抛售农产品平抑市场价格。发放无追索权贷款和储备剩余农产品构成常平仓计划的主要内容。同时1938年农业调整法还规定农作物保险计划,当农作物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农业生产者能得到一定的赔偿金。
——蔡东丽、谢加书《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
材料三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工业和个体小农业是完全不同的经济,甚至是相互对立的,社会主义事业不能长期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否则,总有一天会使整个国民经济全部崩溃。                                                  
——《斯大林选集》下卷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苏联受世界共同关注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三,分别指出罗斯福和斯大林农业政策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的影响。
(3)罗斯福和斯大林的农业政策有何相同点?二者的农业政策对我们深化改革有何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5年,苏联恢复国民经济后,进入了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它从1926年到1940年。这个时期,苏联一方面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另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史仲文、胡晓林《世界全史》
材料二 (斯大林时期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表现和特点。
(2)材料二中的“西方经济的崩溃”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当“西方经济的崩溃”蔓延时,苏联为什么没有受到较大冲击?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模仿”指的是什么?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可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亚当•斯密一贯倡导:人类的利己行为可以通过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达到人类整体的福利。就是这个亚当•斯密,在写作《国富论》的同时也写了一本《道德情操论》,赞美人类的同情心和道德,从而引出了所谓的“斯密问题”。
材料一 从1770年到1870年左右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全盛时期……劳动者不得食的原理被残酷无情地应用于工人阶级,对那些靠占有过日子的人不一定有用。罢工和集体谈判几乎受到普遍的谴责。工会的数目很少……任何类似福利国家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容忍……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这乃是两种政府哲学之间的一场斗争。我们的对手们……现在提出,要进行变革和所谓的新政,那将是摧毁美国制度的基础……你若将政府控制权扩及人民的日常生活,那将不可能不在某些方面使它也成为人民的灵魂和思想的控制者。
——1932年胡佛的竞选总统演说
材料三 第1节 为使每州能在该州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对孤苦老人提供财政资金,特批准拨予截止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4975万美元,并批准拨予此后每一会计年度一笔足以执行本章目的之款项。
第301节 为资助各州实施失业补助法,特准许拨予截止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400万美元,并拨予此后每一会计年度4900万美元……
第401节 为使各州能在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贫苦的儿童提供财政补助,特此批准拨予截止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2475万美元,并批准拨予此后每一会计年度一笔足以执行本章目的之用款项。
第501节  为使各州能在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农村及正处于严重经济贫困的地区,扩大和改善妇幼保健设施,特准从截止于1936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起,拨予每一会计年度380万美元。
——黄德禄等选译《世界史资料丛刊:1917—1939年的美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当时市场经济制度的缺陷。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任何类似福利国家的形式都不为人们所容忍”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三在市场经济制度问题上的不同做法及其后果。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斯密问题”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记载,1929年美国的私人投资率占GDP的16%,而罗斯福新政时期的1941年私人投资率仅占GDP的14%,说明新政时期私人投资恢复有限。这主要是因为“新政”

A.加剧了经济危机程度 B.废止了自由企业制度
C.促进了经济有序发展 D.增强了国有企业比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道的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到流域治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其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1935年全国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结合所学,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政治家的演说或言论往往能反映他们的政治或经济主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实际上并没有人在挨饿。比如,那些失业游民现在比他们一向吃得还好。纽约有一位流浪者在一天之内吃了10餐。问题出在心理上,并不是美国经济有什么毛病;只要喜剧演员多向人们说笑话,就可以解决问题。”
──胡佛在大萧条期间的言论
材料二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只有愚蠢的乐天派才能否认眼前的暗淡现实。”
——1933年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三 我们最后的一项事业,也是最重要最困难而又远远没有完成的事业,就是经济建设,……开始这样一个全世界从未有过的事业,难道能没有失败没有错误吗?但是,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我们正在进行这一事业。我们现在正在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1921年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上的演讲
材料四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1)材料一中胡佛是怎样看待政府的职责和作用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有何影响?
(2)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为解决这些问题实施了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表明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列宁所说的“正在纠正我们的错误”指的是当时苏俄实施的什么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施该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
(4)根据材料四,归纳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的特点。(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下列突出商业诚信的是

A.罗斯福新政实行“以工代赈”
B.战国白圭“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C.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粮食税
D.春秋范蠡“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3年罗斯福政府批准了《房产主再放款法》,成立房产主贷款公司,发放贷款给城市小房主,帮其赎回抵押的房屋,后又通过《房产主贷款法》(1934年)和《国家住宅法》给小房主提供小额修房贷款,并使部分市民可以租到房价低廉的住宅。这些举措(  )

A.刺激了工业的复兴,推动了经济发展
B.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困境和不满
C.通过增加政府财政开支来增加就业
D.整顿金融秩序,为新政的推行奠定基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的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
材料三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2)材料二中的“他”指谁?他的“新政”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中“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具体指什么经济体制?并指出该目标确立于党的哪次代表大会?
(4)纵观上述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斯福新政时期某艺术家的歌曲唱到:“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歌曲反映出当时(    )
A.美国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B.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
C.新政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人的处境
D.新政的实施缓解了美国的阶级矛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邓小平的这个观点(    )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D.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评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他这句话主要是针对 (  )

A.剥夺美国公民的自由竞争权力
B.新政强制企业恢复生产
C.政府干预经济调整工业生产
D.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国有化改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0年,列宁约见了一位来访的老农。列宁问:“依你看,现在农村里主要的问题在哪里呢?”老农回答说:“我看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
材料二    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材料三    就在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刻,一个规模宏大的拖拉机厂在斯大林格勒破土动工了。10个月后,工厂建成投产。这个奇迹般的速度,来自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有效运作,也来自苏联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利用。
拖拉机厂的建设者,除了苏联人,还有美国人和德国人,先后在这里工作的美国工程师就有730名。斯大林后来告诉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利用美国的技术建成的。1932年时,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国专家约有6 800人。
与欧美国家的整体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不仅是苏联的工业化成就,还有苏联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
材料四    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1)老农所说的“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列宁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斯大林强调重工业建设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苏联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3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2分)
(5)根据材料一、三、四分析苏联和美国在应对严峻局势时采取的措施对我国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至少答两点(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罗斯福新政的影响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