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
A.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 B.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 |
C.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 D.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
193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上述言论主要着眼于( )
①缓和社会矛盾 ②扩大内需 ③降低失业率 ④提供社会保障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④ |
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 )
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 | 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
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 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在《变形金刚》这一部影片中出现了美国历史上的土木工程里程碑——胡佛水坝(如下图)。胡佛水坝是1931年联邦政府立项开始建设的,1935年竣工。胡佛政府修建水坝的目的是( )
A.运用强制力来提供救济,改善民生 |
B.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复苏 |
C.通过法律形式加强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
D.通过一系列社会立法以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 |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某一重大改革中的宣传画(图中文字为:Work Pays America.)。它反映了政府( )
A.大规模直接救济 | B.确保企业的公平竞争 |
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 | D.兴办基础公共工程 |
1936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农业部制订的《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该法案通过给予农场主一定的土地撂荒补贴,限制土地播种面积,减少粮食生产。对这一措施的实质认识正确的是
A.将保护环境与限制农业生产结合 | B.减耕限产以便保障农民的利益 |
C.提高美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D.国家干预经济以缓解经济危机 |
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在大街上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为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在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东西。”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
1933年3月,罗斯福制定了以保全人力和自然资源为目标的“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计划。它吸收18至25岁的失业青年,从事诸如造林、防火、防洪、筑路等工作,每月工资30美元。美国政府这一计划旨在( )
A.保护自然资源 | B.确保自由企业制度 |
C.实行以工代赈 | D.推行福利国家政策 |
“为了拯救市场,拯救在市场条件下继续维持的自由资本主义,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这段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论 ( )
A.批评新政中止了资本主义自由市场 |
B.批评新政扩大了美国政府的行政权力 |
C.肯定新政缓解了美国经济危机 |
D.肯定新政发挥了市场和国家的作用 |
下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曲线图,下列对所标注的四个阶段变化原因分析有误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导致失业率下降 |
B.1929年经济危机席卷了美国整个经济部门,推动失业率飙升 |
C.罗斯福新政帮助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推动失业率持续下降 |
D.二战中美国政府全面管制经济,从此彻底摆脱经济危机阴影 |
下图为1933年10月美国《名利场》杂志的封面漫画,作者的真正意图在于
A.说明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 |
B.讽刺经济危机使美国受到沉重打击 |
C.反映经济危机造成了美国社会的对立 |
D.说明美国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某一重大改革中的宣传画(图中文字为:Work Pays America)。它反映了政府
A.大规模直接救济 | B.确保企业的公平竞争 |
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 | D.兴办基础公共工程 |
“首先,让我说,我坚信我们不得不感受到恐惧的只有恐惧本身----不知名的、难以理解的,没有道理的恐惧将会阻碍把失败转变成前进的必要的努力。”和上述材料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针对1973 年石油危机而言的 | B.之后的改革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
C.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 D.此时经济全球化成为主要趋势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