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段材料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美德即知识” |
C.认识你自己 | D.人人生而平等 |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主张“以人学对抗神学”,康德强调“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可见( )
A.民主法治是人类的共同诉求 |
B.社会发展中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
C.人们逐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
D.人们对自由事业不懈追求 |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敬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人文精神强调人的精神价值 | B.“美德即知识” |
C.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 D.“人是万物的尺度” |
柏拉图把智者斥为“批发或零售精神食粮的商人”。他的这一评价可以说明智者学派( )
A.具有鲜明的功利性 |
B.言行体现了艺术性 |
C.十分重视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
D.奠定奴隶主民主派的理论基础 |
《欧洲哲学通史》-书写道,“(公元前五世纪),奴隶主民主政治,为公民创造了较为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和活跃的文化生活。公民们可以在公民大会上对城邦的大事发表演说,……人们参加公共政治文化活动不再依赖旧有的权威和习惯,而靠自己意见的正确合理,符合逻辑和能言善辩。人们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迫切要求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修养和善于辞令的本领。”这样
A.智者运动应运而生 | B.自然法诞生 |
C.伯里克利时代到来 | D.梭伦开始改革 |
“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第一步 |
第二步 |
甲 |
提出雅典民主是多数人民主的观点 |
找到伯利克里的同样言论作证据 |
乙 |
提出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的观点 |
找到公民大会上发言计时器作证据 |
丙 |
查阅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一手史料 |
得出当时已产生人文精神的结论 |
丁 |
查阅到《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 |
得出这是世界最早的成文法的结论 |
A.甲 B.乙 C.丙 D.丁
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他的思想体现了:
A.资产阶级的本质 | B.人文主义的本质 |
C.封建主义的本质 | D.启蒙运动的本质 |
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
A.没有法制观念 | B.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
C.忽视道德建设 | 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 |
“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而且人生又是短促的。”对于智者学派的上述言论认识正确的是( )
A.对智者学派自身的研究能力不自信 |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
C.不注重对神的研究 |
D.慨叹人生的无奈 |
普罗泰格拉认为:“真理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理。”这句话可以理解为 ( )
A.判断事物真假的标准完全不存在 |
B.判断事物真假是非以个人的感觉为标准 |
C.判断事物真假完全凭主观臆断 |
D.判断事物真假的标准要因时因人而异 |
古希腊哲学有一著名命题:“有甲乙两人,甲很干净,乙很脏。如果请他们洗澡,他们中间谁会洗?”该命题有四种可能:一是甲洗衣,因为他有爱干净的习惯;二是乙洗,因为他需要洗;三是两人都洗,一个是因为习惯,另一个是因为需要;四是两人都没洗,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而干净人不需要洗澡。你认为,最有可能提出此命题的哲学家是( )
A.柏拉图 | B.普罗泰格拉 |
C.苏格拉底 | D.亚里士多德 |
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涌现出许多时代巨人,发出具有震撼力的时代呐喊。下列人物和主张的连线,正确的是( )
A.普罗泰戈拉——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 |
B.薄伽丘——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C.伏尔泰——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
D.康德——人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
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中指出:“和柏拉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但在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上,都是失败的政治家。”柏拉图和孔子成为“失败的政治家”的主要原因在于二人的思想( )
A.与当时的现实政治脱节 | B.缺乏思辨性和系统性 |
C.未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 D.治国实践中遭致失败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