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苏联解体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东瀛识略》记载:“茶固闽产,然只建阳、崇安数邑。自成丰初请由闽洋出运,茶利益溥,福、延、建、邵郡种植殆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市场对茶叶的需求旺盛 B.福建山区较适宜茶叶的种植
C.种茶、制茶获利较为丰厚 D.国内的长途贩运发展迅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19世纪后期“中国主要出口产品统计表”(单位:公担)

年代
茶叶
蚕丝
大豆
棉花
1871-1873年
1 022 159
37 529
57 506
8 486
1891-1893年
1 055 064
59 946
760 522
290 417

 
上表信息反映了
A. 农业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B.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C. 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D. 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农业生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比较现代化学者E·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

A.近代工业的起步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C.国内市场的形成 D.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洋纱由机器生产,生产技术先进,做工精良,价格便宜,舒适感较好;而土纱由手工制作,效率低,价格高,做工粗糙,制成衣服舒适感较差,故近代“洋纱一项进口日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传统棉纺手工业逐渐失去竞争力
C.中国南方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2年1月18日《申报》有这样一篇报道:凡西人之以货物运至中国者,陆离光怪,几于莫可名言,华人争先购归,以供日用。初祗行于通商各口岸,久之而各省内地亦皆争相爱慕,无不以改用洋货为奢豪。该材料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是

A.外国商品物美价廉 B.洋务运动初见成效
C.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D.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   )

A.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
B.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
C.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18世纪中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中华文明的手段比较单一
B.“文明的撞击”是指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碰撞
C.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和扩张是近代中华文明压力的来源
D.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给中国既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87年,广州市场上每包印度棉纱价格约为57两白银,而每包中国本土手工纺纱价格则高达87两白银。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洋货涌入不利于中国自然经济发展 B.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浔丝市行》一诗绘声绘色地描绘了19世纪中期湖州南浔生丝买卖情景:“蚕事乍毕丝市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市中人塞不得行,千声万语聋人耳。纸牌高扬丝市廛(古代房屋),沿门挨户相接连。喧哗鼎沸晨至午,并肩累迹不得前。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以下对诗文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②外国的商业势力侵入中国
③中国的生丝贸易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  )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
C.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
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载:“佛山针行向称大宗,佣工仰食以千万计。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自然经济的彻底解体
C.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D.国人崇洋媚外的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东南沿海的纺织业受到很大的冲击
B.五口开始通商
C.中国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D.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航路开辟后,来自美洲的白银源源不断流人中国,货币金属匮乏的中国消除了自从北宋以来持续数百年的“钱荒”。由此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部分地区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 B.各地区的商业往来和市场扩大
C.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 D.使国内白银贬值,物价上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表1是近代中国棉花及棉纺织品产销状况(单元:万担)。表中数据变化反映了中国

 
棉花产量
棉花国内销售商品量
棉花出口
进口外国棉花
进口棉纺织品(折合棉花)
1840年
802
211
0
50
5
1894年
832
200
76
4
218

表1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棉花商品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C.民族工业已经产生                 D.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苏联解体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