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多极化趋势加强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会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从材料中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
(2)据材料二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的措施?
(3)在冷战下“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简要叙述冷战下的国际关系的典型事例。
(4)材料三所说的两极格局受到了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这里的其他力量中心指哪些?它们分别是怎样强大起来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的设想。具体措施有二:一是组织一个美国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与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都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回答:
(1)材料一反映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对国际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美国的挑战主要指的是什么力量的崛起?崛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对国际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

材料二 在美国的策动下,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同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有利于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协定”,美元的地位大大加强,大大有利于美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英国极为不满,拒绝批准这个协定,但美国突然宣布“租借法案”停止执行,英国立即发生财政金融危机。1945年12月,英国被迫批准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数据比较

材料四  1971年8月15日,美国宣布了“新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增加10%的进口附加税。这项措施将使共同市场对美国的出口货物交付的平均关税增加一倍。对此,西欧共同市场六国达成了一致协议,要求美国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等措施,否则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直接反击行动”。英国财政大臣立即通知美国,英国完全同意共同市场六国的建议。
——西北大学编《世界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突出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原因,并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呈现出什么特点?导致这种特点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美国与西欧同盟国之间在经济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材料三、四反映的经济状况对美国与西欧、日本的政治关系以及世界政治格局有什么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来,日本欲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问题,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结合史实,谈谈战后日本与美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特殊关系及其发展演变。
(2)日本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说明了什么?为何许多国家对此不认可?(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中心在不断发生变动;影响成为世界中心的因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现在大家有机会探讨中国的崛起以及中国崛起的影响。英国剑桥大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我一直深信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复兴之路》
(1)结合所知识,指出材料一中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知识,概括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中国在经济领域中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道路”的主要表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国际格局总的趋势是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 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个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根源是什么?(5分)
(2)西方国家针对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进行“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的?(4分)
(3)上述材料中“国际形势的变化”的表现是什么?指出变化的原因及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同美国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杨文昌《人民日报海外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冷战“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2)根据材料二,西欧、日本与美国政治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多极合作时代”能否实现?结合所学说明理由。(4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近现代民族主义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主义直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其近
代的形式。西欧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的,因此,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由公民组成……但是,随着1 9世纪的逝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它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梁氏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光明日报》
材料三  1924年2月,孙中山在演讲中说:“列强因为恐怕我们有了这种思想,所以
便生出一种似是似非的道理,主张世界主义来煽惑我们,说世界的文明要进步,人类的眼光要远大,民族主义过于狭隘,太不适宜,所以应该提倡世界主义。近日中国的新青年,主张新文化,反对民族主义,就是被这种道理所诱惑。但是这种道理,不是受屈民族所应该讲的,我们是受屈民族,必先要把我们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恢复起来之后,才配来讲世界主义。”
材料四  20世纪末期的世界在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上存在的一种新趋势是由欧盟体现的。尽管欧盟在其内部建设中困难重重矛盾不断,正如人们所说建构一个超民族的共同体、形成统一的欧洲认同是如此之难,但欧盟无疑体现着对传统的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概念的超越。国内有的学者把欧盟描述为一种新型的民族主义,这也许是基于对欧共体的成立背景及早期情况的考察,当时它东抗苏联集团挑战西拒美国控制的企图,要在“两超”的夹缝中确立欧洲的地位。而欧盟的内部建设意味着人们正在企图克服民族主义给欧洲带来的弊病,“结束上千年来存在于欧洲人之间的相互残杀与争斗以及民族主义的战争”,通过一体化而使欧洲享有和平、繁荣和幸福。
——摘自安东尼·D《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民族主义呈现近代形态的背景。根据材料一,比较民族主义在19世纪中期前后的区别。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梁启超表达出怎样的“民族情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反对世界主义的理由。对此,孙中山在民族主义问题上提出了什么新主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20世纪末期由欧盟体现的民族主义趋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说明要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土耳其;宣称世界又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因而“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政府企图的自由民族”,他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并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材料二   尼克松说:美国不再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的、经济的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员的主要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材料三   美国总统卡特1980年1月在国情咨文听提出:“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进攻。对于这种进攻,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这是对尼克松主义以来美国推行避免卷入局部的地区性冲突政策的一种修正。
――《战后国际关系》
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杜鲁门主义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一、二表明,美国的对外政策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表明美国的对外政策与材料二相比有什么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下面是曼德拉生平经历简表(部分)。

时间
主要活动
1944年
参加主张非暴力斗争的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
1950年
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主席
1952年
先后任非国大执委、德兰士瓦省主席、全国副主席;年底,他成功地组织并领导了“蔑视不公正法令运动”,赢得了全体黑人的尊敬
1961年
领导罢工运动,抗议和抵制白人种族主义者成立的“南非共和国”;6月曼德拉创建非国大军事组织“民族之矛”,任总司令
1962年
被捕入狱,在狱中长达27个春秋
1990年
2月,南非当局无条件释放曼德拉;3月,被非国大全国执委任命为副主席、代行主席职务
1991年
当选为非国大主席
1993年
诺贝尔和平委员会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为废除南非种族歧视政策所作出的贡献
1994年
非国大在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中获胜,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1997年
曼德拉辞去非国大主席一职,并表示不再参加1999年6月的总统竞选

——摘自《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新华网
(1)根据材料,归纳曼德拉在哪些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曼德拉斗争方式的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l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材料二:全球发展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新经济强国的出现,而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是这个后美国时代最直白的表现。
材料三:截至2010年7月20日,美国已经有16家银行倒闭,整个美国经济受到重创,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美国进入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低速期。此外,看不到的伊拉克战争、不断攀升的失业人数,还有持续不断的恐怖威胁等还萦绕在人们心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回答西欧崛起和美国能主导世界的主要因素。列举“群雄竞起”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多年中中国崛起的因素。
(3)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判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学家的历史三段论很有新颖之处,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夏禹家天下以后有记录可征之国史,凡四千余年(公元前二二〇〇~公元二〇〇〇年)。四千年中,如按我民族所特有之社会型态发展之程序而分析之,则四千年来我民族之社会政治型态之发展.盖可综合之为三大阶段,亦即封建、帝制与民治是也。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从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吾侪及身而见之中国近现代史之阶段也。”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时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8分)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在1911年的大革命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8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回答西欧崛起和美国能主导世界的主要因素,(7分)并且列举 “群雄竞起”的表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中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8 分)
材料二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对此有人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从哥伦布横越大西洋,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航行到印度西部海岸,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欧洲的统治也迅速的扩大到全球,……(这一切)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生气勃勃的新欧洲”重新“崛起”。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指出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5分)
材料二 1875年前后,欧洲国家和非欧洲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开始有了巨大差别。……非常凑巧,当时所有重要的非欧洲帝国都处在衰落之中。它们的统治者从自己的臣民群里只能得到最微不足道的支持,像18世纪莫卧儿帝国的瓦解,使英国人有可能在印度进行接管,同样,19世纪土耳其苏丹、伊朗国王、中国皇帝和日本幕府的腐败无能和昏庸无道,都使得欧洲人的入侵轻易获得成功。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以法国和中国的史实为例说明材料二中欧洲国家与非欧洲国家在政治层面的“巨大差别”。
材料三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2004年)

1951年
法、德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
法德六国在罗马签署协定,决定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1967年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
1973年
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欧共体第一次扩大
1974年
欧洲理事会成立
1979年
欧共体成立欧洲议会
1981年
希腊成为成员,欧共体第二次扩大
1986年
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成员,欧共体第三次扩大
1993年
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年
奥地利、瑞典和芬兰成为成员,欧盟第四次扩大
2002年
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
2004年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匈牙利等十国加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

(3)根据材料指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两大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盟的第五次扩大的历史背景,并指出这次扩大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什么重大变化?(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1970年
美国
日本
联邦德国
法国
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产值(%)
37.8
9.45
10.1
6.5
100
出口贸易(%)
15.2
6.9
12.2
6.4
100
黄金外汇储备(%)
15.5
5.2
14.6
5.3
100

材料三 “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地位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在政治、经济上对西欧的什么企图?
(2)依据材料三,美国的目的是否实现?请用材料三中的一句原话加以说明。材料三中尼克松总统所讲的 “竞争”指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格局呈现出的特点。这种特点在政治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多极化趋势加强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