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皇帝调整统治政策所发挥的作用,客观上最能体现战国时期儒家“仁政”主张的是
A.均田制、租庸调制 | B.租庸调制、科举制 |
C.均田制、科举制 | 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一方面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削弱宰相的权力。下列与之有关的措施是
A.西汉设置“中朝” | B.唐朝实行三省制 | C.明朝设立内阁 | D.清朝设置军机处 |
“每事先由中书省,中书将定于上,得者再下中书。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以上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自语类》
材料中所描述的情况发生在:
A.魏晋南北朝 | B.隋朝 | C.唐朝 | D.宋朝 |
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其中“省”作为地方行政单位应起源于
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 B.周朝的分封制 | C.秦朝的郡县制 | D.元朝的行省制度 |
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臣,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听信传言怀疑魏征生前在朝廷私营结党的嫌疑,沽名钓誉,他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生前死后的截然不同反映的实质是
A.魏征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 |
B.君主专制统治需要 |
C.魏征生前在朝廷搞阴谋活动,人品不正,没有体现一个臣子应有的人格价值 |
D.教育朝廷大臣学会做人 |
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等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何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这表明帝王泰山封禅的主要用意在于
A.炫耀文治武功 | B.祭祀天地神祗 | C.宣扬君权神授 | D.报答天地之恩 |
“严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诫仍都需要,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制原则与渗透在儒家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剑桥中国史》)材料所述的“选拔制”是
A.先秦的世袭制 | B.汉代的察举制 | 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 D.隋唐的科举制 |
“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強皇权而实行的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
A.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 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 |
C.置三公,事归台阁 | 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 |
武将专权是古代历史上威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一个严重问题。北宋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重要措施是
A.将统领军队之权与调兵之权分离 | B.建立府兵制,避免将帅拥兵自重 |
C.采取募兵制,明确兵将的隶属关系 | D.设都指挥使司管理地方军队 |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反映唐朝当时的实质问题是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
元初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犹曰有壅,况三省呼。”元世祖采纳了此建议,在元朝设 ( )
A.行中书省 | B.三省制 | C.中书省 | D.内阁制 |
唐朝科举制规定“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内外族姻……(严禁)刑家之子,工商殊类(应试)” 该材料说明唐朝科举考试 ( )
①有一定的资格限制 ②以门第出身为标准
③体现了统治者重农抑商的观念 ④不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在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其中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 )
A.既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 |
B.各级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 |
C.机构运作程序合理 |
D.负责皇家与国家的官署和管理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