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强化君主专制 | B.加强思想控制 |
C.规范诸侯王行为 | D.加强中央集权 |
据记载,宋太祖时规定参知政事“不宣制、不押班、不知、不升议事堂(宰相办公地)”,但到宋太宗时“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知印,……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此变化反映了
A.中枢体制得到了完善 | B.宰相职权得到了扩大 |
C.君权与相权冲突加剧 | D.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 |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实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
B.科举制度违背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
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
A.废分封,置郡县 | B.建立法律体系 |
C.确立三省六部制 | D.实行科举制 |
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枢密院、中书省二府并重,地方由郡国并行到州县两级制,再到行省制度的创立,反映了( )
A.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民主化的趋势 |
C.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
D.中央与地方权力日益增大的趋势 |
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A.设“中朝” | B.置枢密院 |
C.置刺史 | D.设内阁 |
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A.征辟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该材料主要说明了( )
A.科举制是在隋朝时创立的 |
B.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
C.唐朝进士科为世人所推崇 |
D.当时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考试 |
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
A.尚书省 | B.参知政事 | C.枢密院 | D.军机处 |
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即中书省)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由此可见,元代行省是为了( )
A.强化君主专制 | B.加强控制地方 |
C.缓解民族矛盾 | D.提高汉族官僚地位 |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
B.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
D.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
《元史·百官志》载:“行中书省,凡十,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都省”是指( )
A.门下省 | B.尚书省 |
C.中书省 | D.枢密院 |
《新唐书·百官制》:吏部尚书一人,正三品……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据此判断,吏部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
A.起草政令 | B.审核政令 | C.掌管文教 | D.选拔官吏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