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 B.唐代以分权而得以集权 |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 D.太尉与御史大夫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
“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A.西汉的刺史 B北宋的通判 C.明朝的锦衣卫D清朝的军机大臣
下列不属于康熙(1661---1772年在位)政绩的有
A.奖励垦荒,实行“更名田”,固定丁数 |
B.进军台湾,设台湾府,册封班禅 |
C.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签订《尼布楚条约》 |
D.平定准葛尔部叛乱 |
下列关于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职权有分工、有合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 ②三省的运行机制是:中书---门下---尚书 ③三省长官的品级较高,都是宰相 ④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列有关君主专制政体演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B唐朝开始中央设立三省,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丞相
C宋代增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
“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汉武帝为加强皇权而实行一项措施。对这一措施的正确叙述应是
A.布衣为相,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 | B.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权力 |
C.置三公,事归台阁 | D.实行三省体制,相权一分为三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 D.皇权不断加强 |
刘邦建立西汉后,将异姓王铲除,设置许多同姓王,并约定此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在这里,刘邦特别看重的是
A.古代的分封制度 | B.血缘亲族关系 |
C.西周礼乐文明 | D.文字契约的承诺 |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钱穆《国史新论》)文中“委员制”指当时的
A.三公九卿制 | B.郡县制 | C.三省六部制 | D.内阁制 |
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中书省的官员),为挫败北方游牧民族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
A.交唐太宗裁定 | B.交兵部出兵 | C.交门下省封驳审议 | D.交尚书处理 |
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这两种政治体制的相同点不包括( )
A.都反映了中央各部门的关系 | B.都实行分权 |
C.都体现了集权原则 | D.都具有民主性 |
针对唐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宋太祖采取的创新措施有( )
①设中书门下分掌行政权 ②废丞相,设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③设枢密院掌管中央军政 ④设三司机构总管国家财政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