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两岸“三通”时代随之到来。大陆提出三通建议开始于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B.叶剑英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 |
C.“九二”共识的达成 |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
“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呜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这副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 ( )
A.50年代束60年代初 | B.60年代束70年代初 |
C.70年代末80年代初 | D.80年代末90年代初 |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5年元旦致辞中指出要坚决打击“台独”分裂势力。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施琅进军台湾,二者的共同作用主要是
A.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
B.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
C.驱逐了殖民势力,巩固了东南海防 |
D.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 |
1980年8月,邓小平仵问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扎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革’这样可们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
①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③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写入宪法 ④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和看法时,引用了台湾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 “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丘逢甲这首诗创作于 1896年 ②两位领导人都表达了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政治立场 ③这首诗表达了台湾人民对《辛丑条约》割让台湾的悲愤心情 ④实现统一是台海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992年,海峡两岸以民间团体对话的形式,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接触与会谈,双方达成“九二共识”。此共识是
A.“一个中国”原则 | B.九条方针 |
C.“一国两制” | D.“一中一台” |
近代爱国诗人闻一多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到“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台湾爱国诗人余光中于1972年在《乡愁》中写到“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下列有关两段诗歌理解错误的是
A“酷炎的夏日”指的是日本的侵略 B两次分离都是因为外来侵略造成的
C都寄托了对海峡两岸统一的渴望 D 闻一多在诗中所指的分离曾长达半个世纪
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治权,这主要是指
A.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
B.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地方事务 |
C.外国资本不动 |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
2009年8月8日,受台风“莫拉克”的影响,
台湾和大陆东南沿海地区不同程度受灾,台湾灾
情尤为严重。此后,寄托着大陆各界深沉关爱的
物资通过海、空航线源源不断地直接运抵台湾。
这次海空直航 ( )
①将海峡两岸人比的心紧紧贴在一起
②进一步缓和和发展了两岸关系
③增进了台湾人民对“一国两制”的认同
④再次证明两岸人民血浓于水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
①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
②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③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东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④1945年《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表明 ( )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 |
B.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荣誉 |
C.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主动权就越大 |
D.英国霸权地位丧失 |
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 )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
C.“一国两制”构想为有关各方所接受 | D.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
2007年是香港回归十周年。1997年,中国能够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邓小平“一国两制”的英明决策 | B.改革开放I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挺高 |
C.英国逐渐放弃了殖民主义政策 | D.英国以主权换治权的主张得到了双方的赞同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