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意义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纪念邮票中的三枚,表现了4个经典的重大事件。邮票的主图选用的是纪实性的照片。

回答:
(1)小明想为第二枚邮票加盖原地纪念邮戳,他应该去哪些省份?
(2)前两枚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大约相隔了多少年?
(3)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这三枚邮票的选题有何深刻的政治、理论寓意?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后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
材料二 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晚年羁留台湾,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写下了《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杜料三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制定本法。
……
第三条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
第五条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爱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台湾、澎湖列岛”是如何被日本窃取的?1945年中国收回台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状?据材料三指出形成这一现状的历史原因以及中国政府确立的解决方式。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于台湾问题,请回答:
(1)近代台湾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行了那些斗争?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中国共产党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那些政策和措施?
(3)“一国两制”在台湾问题上的具体含义是什么?针对台湾和国际分裂势力的倒行逆施,运用历史知识写一篇维护统一,谴责分裂的短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处处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
请回答:
(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放弃阶级利益,改变自己的斗争方向的?
(2)抗日战争时期,在处理国共关系上,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把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以斗争求团结”的?
(3)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初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体现自己高风亮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使台湾早日返回祖国怀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的伟大构想。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2004 年8 月22 日和12 月11 日,分别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 周年和百色起义75 周年纪念日。
阅读下列与邓小平同志相关的照片,回答问题。
分别分析图1、图2、图3 所反映的事件及发生的原因,并概述它们所产生的重大历史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贡”,而不削发登。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以与琉球、高丽外国相比”,拒绝郑氏请示。
——中国通史全稿
材料二:1941年12月9日,国民政府在对日宣战时声称:“所有一切条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1942年11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宣布:“中国应收东北,台湾及琉球。”立法院长孙科指出:“台湾为中国重要失地之一,若不能收复,决不能承认国际公约的公平与合理。”
材料三: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建议台湾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人为限制被打破,台湾岛内回大陆观光、定居、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大陆已成为台湾商品的主要市场。但是台湾的陈水扁当局不顾岛内人民的强烈反对,千方百计阻挠两岸的民间交往,攻击台商到大陆投资是“出卖台湾”,并导致当前两岸间的“三通”必须绕道香港、澳门,两岸间的直接“三通”迟迟不能实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康熙帝对郑氏集团的态度并对其评价。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在收复台湾问题上所持的态度并对其评价。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告台湾同胞书》还宣布了什么方针?谈谈你对台湾与大陆统一前景的看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末,闻一多先生以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七子之歌》。诗歌中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比作流落在外的七个孩子,盼望着回到祖国的怀抱。
材料二 邓小平指出:“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材料三 台湾《中国时报》载文说:“鉴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的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这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到只要我们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待,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材料四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切握手。
请回答:
(1)1945年以来,“七子”中的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
(2)材料二中,邓小平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那么,国共两党前两次合作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展望两党第三次合作,能够实现的最重要前提是什么?
(3)对两岸关系,目前有很多人对前景看好。你认为前景看好的因素有哪些?
(4)你对进一步做好祖国统一工作有何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龙     闻一多
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
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光涌!
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⑴诗中提及的香港、九龙,分别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条约被割让的?
⑵请列举香港九龙回归的历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0年前的8月23日傍晚,金门岛上正在举行宴会。忽然,海峡对岸数百门大炮万弹齐发,一时间岛上一片火海……从此以后,两岸炮战不断。数月后,大陆宣布: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再后来,双方只将炮弹打在无人的滩头上,成为象征意义上的“炮战”。到1961年12月改为只打宣传弹,直至1979年元旦,徐向前发表声明,停止炮击,两岸炮战正式结束。
(1)据材料一,概括台海两岸关系的变化趋势。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或者来做生意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已有近800万人次,其中1995年达133万人次,占台湾出境人数的1/3。大陆去台湾探亲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人员也有7000多人次。
(2)据材料归纳80年代至90年代两岸关系进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2008年3月22日台湾举行了入联、返联公投,因参与公投的人数,均未达法定成案门槛,遭到否决。华盛顿时间2008年10月3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决定向台出售总价值64.63亿美元的先进武器装备。2008年10月21日,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以厦门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的身份来台进行学术交流,在参访台南孔庙时,遭到绿营支持者的暴力攻击。 
(3)举近代的一例说明中国人民捍卫台湾主权的史实。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材料四  2008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了会谈。胡锦涛强调,在国共两党和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这一局面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4)结合材料四,分析两党历史性的再度握手充分印证了国共两党当前共同的根本任务是什么?(2分)

来源:吉林省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复习检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指出:“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材料二 据报道,吕秀莲在当选台湾政权副总统那一天,即对外表示,台湾和大陆“在血缘方面,在历史上是远亲,在地理上是近邻”,“台湾,中国,一边一国”。不久,吕秀莲接受香港一家无线电视台的专访,不仅重弹其“无亲近邻”老调,更顽固声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海峡两岸是“两个华人国家。”
材料三 据《中国外交》记载,1971年10月,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驱逐了台湾当局的代表,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和一切合法权利。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160多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些国家都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为建交先决条件的,而且它们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诺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处理与台湾的关系。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构想。这一构想的运用成功
地解决了什么问题?
(2)据材料一、二,指出他们的根本分歧。
(3)近代史上,有哪些国家侵略过台湾?
(4)你认为当前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有哪些有利因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7年年底,长达三十多年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为了解决两岸交流中出现的问题,成立了海协会(大陆)和海基会(台湾)。两会在1992年香港商谈中,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1993年4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举行了会谈,其签署的协议椎动了两岸经贸往来和民间交流的发展。
——《21CN焦点周刊》
材料二 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对台湾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两岸经济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祖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腹地。台湾每年从两岸贸易中获得巨额顺差,大批台湾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大陆,缓解了其在本岛发展的困难。
——《中国台湾网》
材料三 近年来,台湾政党之争异常激烈和频繁,大大影响了有关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同时,由于台湾当局推行分裂政策,造成两岸关系的不稳定,影响了台湾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在台湾的投资意愿。
——《中国台湾网》
材料四  2008年3月20日,马英九击败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候选人而赢得大选,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同时台湾入联返联两项公投均未通过,台湾人民用选票表达了对“台独”问题的担忧。在多个场合,马英九强调“九二共识”,并表示在任期内尽量完成与大陆签署和平协议。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下,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于2008年11月3日至7日访台,海协海基两会就交流合作事项举行新一^轮协商,将两岸合作交流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
——《2lcN焦点周刊》
请回答:
(1)20世纪80年代末,海峡两岸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导致两岸关系发生变化的政策方面的原因。
(2)你从材料二、三所述的信息中得出了什么重要结论?
(3)根据材料四,分析目前海峡两岸的关系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积极变化。
(4)两岸关系多次遭遇“寒流”,但总能迎来“春暖花开”。这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数十载的期待,几代人的努力,今朝终于结出硕果。众望所归的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及直接通邮的“三通”于2008年l2月15日正式启动,两岸同胞魂牵梦萦的直接“三通”得以基本实现,海峡交流往来从此迈入“天堑变通途”的全新境界。“合则两利,通则双赢”。
材料一  1895年5月,台湾各界士绅经过苦心策划,宣布台湾独立,成立台湾民主国,推选巡抚唐景崧为总统,国号“永清”。并组织军队约3.3万人,由唐景崧、丘逢甲、林朝栋、刘永福等率领,分别驻守台北、台中、台南等战略要地。五月底,在日军进攻下,唐景崧逃回厦门,台湾民主国宣告失败。
材料二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坚持认为:中华民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有权对中国大陆(包括外蒙古地区)及台湾地区行使主权……以“反攻大陆,光复国土,拯救大陆”为国策。
材料三 从l956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逐步提出了和平统一台湾的方针。到1963年,周恩来把它总结为“一纲四目”。一纲,就是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一是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悉委于蒋介石;二是台湾所有军队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给(当时台湾每年赤字约8亿美元);三是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俟条件成熟并尊重蒋介石的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四是双方不互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1)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对材料一中所谓“台湾独立”的看法。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基本原则?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五中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统一台湾方针的原因,材料五中的“一纲四目”后来发展为什么主张?
(4)根据材料三,说明和平统一台湾的方针在当时没有取得进展的原因。

来源:2009年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文科综合二模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材料二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发扬中华文化,有助于消弭隔阂,增进互信,累积共识。……
和平与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潮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利益。           
-----胡锦涛与连战(国民党)会谈新闻公报
材料三 在历经频繁的相互协商和折冲之后,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终于顺利于十一月三日抵达台北,翌日,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进行第二次的“江陈会”,就涉及当前两岸发展的急迫性议题签署四项重大协议,包括:平日包机直航及直达新航路协议、海运协议、邮件合作协议、食品安全协议。此外,为因应全球金融风暴,海基会与海协会此次更就两岸金融合作议题特别举行两场座谈。这象征着海基会与海协会正式协商管道的制度化,以及两岸关系发展正式迈向协商合作代替对抗冲突的历史性关键时刻;两会得以在台北顺利进行协商,代表双方展现足够的诚意与弹性,并以对等、尊严的方式共创双赢。同时更显现目前台北与北京的执政者在两岸关系上,虽然各自面对许多内外复杂因素的挑战,对于坚持采取务实政策路线却有着高度的共识,这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有着极正面且深远的意义。
-----2008年11月5日台湾《联合报》
请回答:
①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是什么?全国人大制定《及分裂国家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②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在台湾问题上中共与国民党的立场有何相似之处?说明了什么?
③根据材料三,指出“江陈会”签署四项重大协议是什么?“江陈会”有什么重大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条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材料二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发扬中华文化,有助于消弭隔阂,增进互信,累积共识。……
和平与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潮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利益。           
-----胡锦涛与连战(国民党)会谈新闻公报
材料三 在历经频繁的相互协商和折冲之后,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终于顺利于十一月三日抵达台北,翌日,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进行第二次的“江陈会”,就涉及当前两岸发展的急迫性议题签署四项重大协议,包括:平日包机直航及直达新航路协议、海运协议、邮件合作协议、食品安全协议。此外,为因应全球金融风暴,海基会与海协会此次更就两岸金融合作议题特别举行两场座谈。这象征着海基会与海协会正式协商管道的制度化,以及两岸关系发展正式迈向协商合作代替对抗冲突的历史性关键时刻;两会得以在台北顺利进行协商,代表双方展现足够的诚意与弹性,并以对等、尊严的方式共创双赢。同时更显现目前台北与北京的执政者在两岸关系上,虽然各自面对许多内外复杂因素的挑战,对于坚持采取务实政策路线却有着高度的共识,这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有着极正面且深远的意义。
-----2008年11月5日台湾《联合报》
请回答:
①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是什么?全国人大制定《及分裂国家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②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在台湾问题上中共与国民党的立场有何相似之处?说明了什么?
③根据材料三,指出“江陈会”签署四项重大协议是什么?“江陈会”有什么重大意义?

来源:2009年北京—黄冈历史高考最后冲刺预测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愁
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
乡愁
余光中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的“愁”指的是什么?  (1分)试分析其原因。(2分)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分)结合你所学指出这种“愁”最终的结局。(1分)
(2)材料二中作者的“愁”指的又是什么?  (1分)试分析其历史原因。(2分)结合所学谈一谈,当前具备了哪些有利条件推动解决作者的“愁”?  (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意义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