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高中历史

20世纪以来,随着各国国家实力的变化,国际关系也随之变化。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
 
材料二 1972年2月21日晚,周恩来举行了欢迎尼克松的宴会。尼克松在祝酒辞中说:“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
——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材料三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四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是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摘自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
(1)参照材料一中的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支持对建设新中国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四回答,尼克松所说的“巨大的分歧”和“鸿沟”主要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越过“鸿沟”进行会谈的共同目的以及对国际形势产生的深远影响。
(3)材料三中提及“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运用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该观点。
(4)材料四中基辛格说“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其观点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上述措施所体现出的外交政策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边倒”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制定的会议议程共5项: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据此可知会议议题侧重于(     )

A.去殖民化 B.政治中立
C.经济独立 D.区域集团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争取和平为目标,尽可能地联合—切希望保持和平的国家,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这—政策(     )

A.率先为印度和越南所接受
B.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地位
D.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52年周恩来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我们把他们当做普通侨民对待,不当作外交代表对待。”这体现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该论断

A.认为中国革命应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B.反映了20世纪中外交往的全貌
C.反映了新中国一定时期的外交策略
D.表明新中国奉行与第三世界结盟的政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法国成为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中法建交被西方媒体喻为“外交核爆炸”,轰动国际社会。这表明

A.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开始破产 B.第三世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C.新中国外交取得新的胜利 D.世界格局已走向了多极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的退回。这表明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
B.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
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绘制了一个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图(见下图),该生试图揭示的是

A.中德关系趋势 B.中美关系趋势
C.中苏关系趋势 D.中日关系趋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1954年不仅是新中国的法治年,也是新中国的外交年。下列选项能为“外交年”之说提供依据的是

A.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在万隆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B.率先为印度和越南两国接受
C.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D.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非期间指出,“毛洋东、周恩来等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非洲老一代领导人的真情交往了然于胸……对当年非洲兄弟将中国‘抬进’联合国的往事,中国人民记忆犹新。”历史上,中非长期友好合作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铺平了道路
②推动新中国正式加入不结盟运动
③有利于维护亚非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④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对华封锁包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毛泽东就表示“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另起炉灶 D.一边倒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7月19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开幕,胡锦涛主席宣布“中国未来三年将对非洲提供200亿美元贷款,将为非洲培训3万名各类人才,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1.8万个,并派遣1 500名医疗人员”。下列不能体现中非友好合作的是 (  )。

A.万隆会议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非合作论坛 D.共同参加不结盟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