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梁启超在日本创办(清议报),开辟专栏论说时事。下表评论是针对
题目 |
所刊载的期数 |
论非皇上复政则同乱不能平定 |
第49期 |
论义民与乱民之异 |
第52期 |
论中国民气之可用 |
第57期 |
排外平议 |
第68期 |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民族主义只有在短暂的时期内变得极为重要,即在民族建构、政府、外部威胁、领土争议、或内部受到敌对族群或文化群体的主宰危机时,民族主义才显得极为重要。”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时期是:( )
A.鸦片战争后 | B.甲午战争后 |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D.解放战争后 |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A.《黄埔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有学者曾在1916年指出:“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 )
A.主要由民族矛盾引起 |
B.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
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
D.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
对近代某位历史人物,著名作家高阳有诗评曰:“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其评论的是( )
A.李鸿章 | B.曾国藩 |
C.张之洞 | D.袁世凯 |
某学者评论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该事件
A.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 |
B.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
C.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
D.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
恩格斯曾指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据此,恩格斯认为( )
A.战争是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的唯一机会 |
B.战败后的清政府将对欧洲国家全方位开放 |
C.中国的自闭和崩溃状态必然导致战争失利 |
D.战争必然使中国变革统治体系和对外开放 |
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不同于以前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A.威胁清政府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 B.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为借口 |
C.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 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 |
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
A.三元里抗英中 | B.黄海海战中 |
C.威海卫战役中 | D.反割台斗争中 |
现在的学者提出一种观点:“义和团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戊戌维新失败后的一种‘反动’。”这里的“反动”主要针对义和团( )
A.抵抗西方列强入侵 | B.反对君主专制统治 |
C.排斥一切西方事物 | D.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
鲁青在《从十五世纪出发》中说道 :“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19世纪末打在中国背上的“鞭子”,给中国带来的是(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B.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
C.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 D.清王朝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
王尔敏在《拳变时期的南省自保》中写道:“庚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罹浩劫。而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立约互保指南省与列强立约和平相处)这说明
A.清中央政府对东南互保运动的认可 |
B.东南督抚认清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
C.中央集权在晚清时期遭到严重削弱 |
D.东南互保运动得到后世历史学家的基本肯定 |
“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被冠以赞美之词。然而,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遣责。”上述材料体现的史观有
A.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
B.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 |
C.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 |
D.全球史观、文明史观 |
有关《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只割占了台湾,在日本占领台湾过程中受到台湾人民激烈抵抗 |
B.由于巨额的赔偿,清政府局部调整了对近代经济的政策 |
C.在通商口岸设厂,使日本占领了中国内地的市场 |
D.在德黑兰会议上,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占领土归还中国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