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日邦交正常化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一特权最早开始于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时空意识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素养。下列两幅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下列从通商口岸变迁中提取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    )

①该变迁发生于两次鸦片战争时期
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③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
④中国贸易主权一步步遭到了严重破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阶段,即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理性认识开始于(    )

A.洋务运动前后 B.辛亥革命前后
C.三元里斗争前后 D.五四运动前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条约》的几段史料。据此他要论证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势是
(慈禧)太后抓住美国公使夫人的手抽泣哽咽说进攻使馆是极大的错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在德军驻守区域,商店重新更名为“德昌”“德兴”“德隆”的比比皆是。
1898年,梁启超等上书请废八股,时人闻之,如丧考妣并拟殴上书人。条约规定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没有遭到任何反抗……

A.用西方民主与科学去唤醒民众 B.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逐步过渡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抵御侵略 D.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义和团运动时期,御史赵炳麟在一份奏折中写道:“今外夷怨毒人民已深,切骨刺心,一旦思逞,歼其公时,败其战兵,势得而气锐,自道(光)、咸(丰)数十年来,未有如今朝之痛快者也。”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

A.迎合了多数民众的社会心理
B.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C.较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继承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精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 D.①④⑤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据此判断该情景应该出现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辛丑条约》签订后
D.《马关条约》签订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卖国条约,其危害有

A.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
B.大举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C.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的内地
D.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清政府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者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里描述的侵华战争结果是

A.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使得天津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
C.割让了台湾给日本
D.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是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被东方小国打败”是在下列那场战争中(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冲击-回应”曾是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强调“挑战-刺激-机遇-进步”的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模式的对应关系是(  )

 
外部的冲击
中国的回应
A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提出农民的理想追求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C
甲午中日战争
知识界与民众展开救亡图存斗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B.清政府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地区
C.清政府严禁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严惩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网上查资料时发现如下一段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此民谣应出自 (    )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义和团运动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北伐战争期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中日邦交正常化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