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日邦交正常化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半殖民地最明显的经济特征是(   )

A.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自然经济趋于解体但是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B.清政府严禁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斗争
C.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列强进入资本输出为主,同时瓜分世界的新阶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可是战争结束时,战败国沙皇俄国‘不割寸土,不赔一个卢布’(尼古拉二世语),却要中国人民去接受战胜者的宰割。”为此,中国

A.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大约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B.失去了西北地区包括伊犁在内的七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C.继续丧失南满铁路及其支线的权利
D.失去了京津地区的军事控制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反映了19世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这一侵略特征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B.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八国侵略军联合侵略中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杭州开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桥辟为日租界,西沿运河塘路,南至拱宸桥脚,北至瓦窑头,东至陆家务河,径直3里,横约2里,周11.2里。主权沦丧,民族蒙耻。杭州商埠之开辟是根据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定位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上世纪90年代以前强调革命史观(反封建反侵略斗争),近些年来强调现代化史观(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势)。以下不能同时体现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是    (   )

A.太平天国提出的《资政新篇》 B.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抗日战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午战争中,各地人民“同申义愤,愿做前驱”,“壮夫老幼,死战不降”。就在日军占领威海卫那年,一姚姓夫妇生下一子,取名“姚破虏”,取“要破虏”之意,寄托了人民抗日的决心和勇气。这位“姚破虏”的生肖应该是属(   )

A.蛇 B.马 C.羊 D.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须进行反封建斗争
B.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在中国行不通
C.指导方针的正确与否是战争胜败的关键
D.中华民族富有抗争精神,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碰撞》一书中谈到中国近代史上某事件时说:“为了挽救王朝,慈禧利用了仇外情绪……百姓中最为落后的那部分人受到文人寡头政治中极端守旧集团的鼓励而起来反抗了。”佩雷菲特表述的这一事件

A.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B.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C.反映了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是指清末的“预备立宪”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110年前,法国远征军跨过中国“LO-KO-CHIAO”时留下的照片,请判断法国远征军的借口是

A.到北京换约遭拒
B.法国商品在中国滞销
C.镇压义和团运动
D.寻找在宛平城丢失的士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臣奉命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耕桑并耦,渔盐滋生。……资皇上东南之保障,永绝边海之祸患,……此地原为红毛所居,无时不在贪涎,亦必乘隙以图。”材料中的“此地”是指

A.台湾 B.新疆 C.广东 D.山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者罗志田评论中国近代史时说:“帝国主义的侵略方式千差万别。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对外国入侵持续有效的抵制,再加上列强之间相互竞争造成的均势,这迫使列强逐渐认识到全面的领土掠夺既不合算也不可能。故其退而采取一种不那么直接的侵略方式”。下列史实不能证明他的观点的是           (   )

A.三国干涉还辽 B.卢沟桥事变
C.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D.义和团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下列各项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戊戌变法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实行君主立宪制
B.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C.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D.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蒋廷黻说:“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摘引自《中国近代史大纲》)下列与“追求近代化”相悖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碰撞》一书中谈到中国近代史上某事件时说:“为了挽救王朝,慈禧利用了仇外情绪……百姓中最为落后的那部分人受到文人寡头政治中极端守旧集团的鼓励而起来反抗了。”佩雷菲特表述的这一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租借东洋驻重兵,保商何必要连营。可怜卧榻横陈夜,时听旁人鼾唾声。”这首近代汉口竹枝词《东洋兵房》反映了    (    )

A.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出现 B.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
C.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中日邦交正常化选择题